普福禅寺

标签:
佛学历史旅游 |
普福禅寺
普福寺 《虎阜志》:寺在绿水桥东。宋淳熙年间,由僧文诫创建。《吴县志》则称宋咸淳间建。明初归并半塘寿圣寺,咸丰十年毁,同治四年,僧道明重建。《百城烟水》:“普福寺,在山塘,宋淳熙间僧文诚建。”
普福禅寺在苏州山塘街青山桥侧,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清朝因供奉相传为明崇祯皇帝化身的朱天菩萨,俗称朱天庙。红楼梦第一回称姑苏城外有条十里街,街内有条仁清巷,巷内有座古庙,因地方狭窄,人称葫芦庙。“红楼梦”中的“仁清巷”即为青山桥浜,“葫芦庙”也就是普福禅寺。寺院沿青山桥浜建造,只有前后两殿,中间是一方狭长的天井,形似葫芦,毁于1958年,2008年5月中旬开始重建,2009年7月8日落成开光。http://s11/mw690/001vtDt0gy6Lta9DF6afa&690
2008年5月中旬由苏州太湖古建公司承建普福禅寺施工现场情景。
http://s13/mw690/001vtDt0gy6LtanyRHK4c&690
http://s10/mw690/001vtDt0gy6LtaoyjXza9&690
http://s10/mw690/001vtDt0gy6LtasywIN89&690
牌坊楹联: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楹联句取自于永嘉禅师证道歌。
http://s4/mw690/001vtDt0gy6LtaNj8Ubb3&690
牌坊背面横额:一宿觉(佛家语,谓一个晚上就豁然而悟。唐玄觉禅师初谒六祖惠能,问答投契,顿时得悟,因留住一宿,时谓一宿觉。见《景德传灯录永嘉玄觉禅师》。后因以指神悟、顿悟。《二程遗书》卷十八:“问释氏有一宿觉、言下之说如何?曰。。。古人云“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若于言下即悟,何啻读十年书?宋苏轼《三朵花》诗:“归来看一宿觉,未暇运寻三朵花。”
牌坊楹联: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楹联句为佛教用语,指顿速蓦直超入于本觉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进入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之真境。
重建后的普福禅寺,其规模依然就是一个大雄宝殿。(可能还有,只是未然看见)但在寺内两侧建有回廊,回廊中有十二幅依据红楼梦典型素材创作石刻图画:
1.梦幻识宝。2.繁华阊门。3.十里长街。4.虎丘工艺。5.姑苏佳人。6.元妃省亲。7.慧娘苏绣。8.宝钗扑蝶。9.海裳春睡。10.红楼戏班。11.元宵书会。12.贡品花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