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皿方罍归湘(注)

http://s5/mw690/001vtAXCty6JPbNbI8Y74&690
想当时,
美酒注千钟,
吸虹吐奔雷。
看座中豪杰,
熙熙尽醉,
击剑空杯。
起舞狂歌一曲,
补天起高台。
梦萦人间世,
大器重来。
堪叹神工鬼斧,
铸青铜骨血,
绝色方罍。
痛繁华鼎盛,
长夜竟沉埋。
五千年,
沧桑故国,
更存亡,
身首又相乖。
今归也,
中华完璧,
快何如哉!
注(背景链接):“皿天全方罍”是商代晚期盛酒器,该器通高84.8厘米、器身高63.6厘米。罍盖呈庑殿顶形,罍身作长方口,直颈,高圈足。全器以云雷纹为地,上饰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肩部两侧装饰双耳衔环,正面腹部下方置一兽首鋬。四面边角及各面中心均装饰突起的长条钩戟形扉棱。[2]
罍是古代一种大型盛酒器和礼器,诞生于商代晚期,流行于西周至春秋中期,绝迹于战国时期。青铜罍在历史上流行时间较短,尤其是方罍更是十分稀少。
在商周两汉,王宫贵族的盛大宴会上,罍是用来盛酒或水的必备器物。其形制分为方体和圆体两种。在商周至两汉,罍的形式、工艺逐渐由繁变简。方体青铜罍作为早期繁复奢华的形制,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器物造型上的高超设计,也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青铜铸造的发达程度。而方体罍因其制造技术最为复杂,更是尤为珍贵稀少。据史书记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汉文帝之子梁孝王刘武的后代为争罍而引发的宫廷流血争斗。可见罍在古代器物中的重要性。
这件距今3000多年的“皿天全”方罍,造型雄浑,形体巨大,通体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其高超卓绝的铸造技术,神采飞动的气势和令人倾倒的精美纹饰,是其他古代青铜器无与伦比的,堪称“罍中之王”,是举世无双的“稀世珍宝”。皿天全方罍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皿方罍为商朝晚期铸造,是殷商的高级贵族之一皿氏家族的器物,中原商朝人南迁时带入湖南。1922年,在湖南省桃源县漆家河因暴雨冲刷而在山间沟边重见天日,被一农民秘藏。一位湖北石姓商人闻讯而来,出价400块银元购买。此时正赶上物主长子回家,得知有人愿出高价收购,就拿着方罍盖到附近小学校找一位钟姓校长询问。钟姓校长见方罍盖绝非一般古物,当即决定用800块银元购买,并将方罍盖留下,让物主回家把器身取来。此消息被石某知道,抱着方罍器身匆忙离开。从此,方罍盖、身分存异处。石某后以100万大洋的高价将器身卖给了上海大古玩家李文卿和马长生。二人知道此器非同小可,10天后就偷运到美国,以80万美金卖给了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洛克菲勒急于配成全器,托古董商以大洋14万购买器盖,但此时器盖已被湘军团长周磐抢夺在手,索要50万美金,二人协商未果,方罍始终未能完璧。当时的段祺瑞政府亦获知方罍出土,曾“严令追缴”。周磐采取拖延策略,使中央政府和省政府的追缴均未成功,直至其被捕才主动献出方罍盖。从1956年至今,皿天全方罍之盖由湖南省博物馆保存。洛克菲勒由于一直没有配上罍盖,于是将其出让,并流传到多位20世纪初重要古董商及藏家之手,后被日本藏家新田栋一拥有,并于2001年交由佳士得拍卖,当时上海博物馆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闻讯后,联合筹集一笔巨款前往美国参加竞买,但被一位法国买主以高出中方近四成的价格将其竞拍而得,成交价达到了924.6万美元,创下了当时中国青铜器拍卖记录,被业界称为“青铜器之王”。迄今,该器仍保持着中国古青铜器在世界拍卖市场的最高成交纪录。
2014年3月19日,纽约佳士得拍卖行在公开拍卖皿方罍前一天发表声明称,中国湖南收藏家群体已向佳士得正式提出联合洽购皿方罍,经与皿方罍当前所有者积极沟通,买卖双方达成协议,该器将捐赠给湖南省博物馆收藏。湖南省博物馆2014年3月20日发布声明表示,芒果传媒等6家湖南企业经佳士得与皿天全方罍当前所有者洽购成功,促成此青铜重器“身首合一、完罍归湘”。买卖双方于纽约时间2014年3月19日达成协议,皿天全方罍器身重归故里,与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的皿天全方罍器盖合璧,并由该馆永久收藏,今后不得出现在任何商品交易市场。湖南卫视2014年6月12日晚在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行直播“皿方罍”器身交接仪式;2014年6月22日湖南卫视直播皿方罍器身抵达长沙黄花机场,
大器重来,国之祥瑞,湘之福祉!《八声甘州》,以志其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