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首《桃花行》,让宝玉读懂了黛玉的心

(2010-05-13 10:26:48)
标签:

慧子原创

点评红楼人物

见花落泪

对月感怀

文化

分类: 点评红楼裙钗

         一首《桃花行》,让宝玉读懂了黛玉的心

                      ■慧子

http://s8/bmiddle/5253fa49h867082b6c9b7&690    初春时节,东风轻吹,千万桃树盛开花朵,花红叶碧,生机勃勃,烘托得楼房和墙壁十分美丽,大观园群芳又萌动了诗兴,商量作诗,把宝玉找去商量。宝玉去后,见大家正在看一首诗歌《桃花行》。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亦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帘栊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便知出自黛玉”。宝琴让他猜是谁做的,宝玉一猜就中:“自然是潇湘子稿。”
    为何宝玉一眼就看出此诗不是别人而是黛玉所做呢?汤显祖《江中见月怀达公》诗曰:“无情无尽却情多,情到无多得尽么?解到多情情尽处,月中无树影无波。”自诉肺腑以后,宝黛爱情已进入“无影无波”的境界,他深知黛玉此时的心境,因为此刻,他从《桃花行》中看到的是----
    清晨,窗帘外桃花盛开东风轻吹,东风有意揭开窗帘,想偷偷地看窗内人,可惜无法卷起窗帘。清晨,正是爱美少女“对镜贴花黄”的时候,可与桃花相隔不远的人却懒于梳妆。桃花开得兴盛,可帘内的人比桃花还要消瘦。东风吹透了隔帘的消息,连桃花也发愁,因为它了解、怜悯黛玉的伤感,何况深爱她的宝玉。
    斜日下,一人独自倚靠在栏杆上,背靠桃花,面向东风哭泣。泪眼看花,一片红色的烟雾之中,映照得阁楼和墙壁也成了模糊一片的红色。在落日斜照里,凭栏而立的观花人黛玉一袭剪影,伶俜孑立,格外孤独。
   黄昏的时刻,用飘着桃花的泉水洗脸。花的颜色,就是人的泪。泪水长流,花更加妩媚。泪眼看花,花也会憔悴。憔悴的花遮住了憔悴的人,桃花飞落,人也疲惫,泪干之时,也是春天结束的时候。杜宇悲鸣,春已归尽,花也谢去,人去楼空,帘栊寂寞,空余月痕,可谓“哀音”了。难怪这样的“伤悼之句”,使得那“尘世浊玉”的宝玉看了后,因受其悲切情怀的强烈感染而“滚下泪来”。
    见花落泪,对月感怀,是寄人篱下、浸泡于悲愁泪水之中的黛玉的个性,大好的春光与盛开的桃花,触发了她的心事,触发了她对爱情理想、对命运前途的忧虑,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宝玉一看,便知是黛玉之作,尽管宝琴故意自充作者,也丝毫动摇不了他的判断,并坚定地说:“林妹妹曾经离丧”,才“作此哀音”。
    可以这样说,《桃花行》是一首触景生情的绝笔诗,诗中注满悲凉凄楚的意境,隐喻了黛玉夭亡的悲惨结局。黛玉的诗升华了他与宝玉的爱,反过来也起到慰藉她的心灵的作用。痴迷红楼的读者读懂了她的心,大观园中的儿女读懂了她的心,宝玉更是读懂了她的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