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着火”

标签:
杂谈忘年交黄昏恋情感股市 |
分类: 散文 |
每次回津,我都要到过去的一位老邻居家串门,聊聊天,交换一下对时局、见闻和人生际遇的看法,也分享彼此熟悉或不熟悉的人的故事。
上一次,老邻居和我分享了一位官员夫人的故事。那个女人的丈夫是国家能源局的处级干部,管理着一个肥得流油的驻外国企。此人在京津两地都有房产。这位官夫人是二婚,比她老公小十多岁,在天津养着他们的儿子,一个五六岁的男孩,请老邻居的夫人教他英语。
这次,老邻居给我讲的是他的一位老同学,曾经在金融系统任职的L处长。现在退休了,每天炒股,股市好的时候,其持仓市值有上千万。后来股市不行了,市值也得有五六百万。前不久,他感觉行情来了,用现有的股票做抵押,融资二百万,买了些金融股,趁着五六月份的一波行情迅速套现,据说赚了七十万。还了融资款,又借了一百万,继续在股市里搏杀。
我想,此人应该是个炒股高手,至少有十年以上的经验,而且是大手笔,比较激进,敢下狠手。一下子融资二百万,没有点魄力是做不来的。据说每天的利息就600多块,如果一天平均没有600块以上的净赚,就是亏损。他的绝大部分资产都在股市里边,可以说,这是个豪赌客。
可是,人都有两面,别看他在股市里一掷千金,可在实际生活中却十分抠门,是葛朗台式的吝啬鬼。为了给家里省点热水,宁可跑些路,要到单位的公共浴室里洗澡。每次开车出门,要计算此行的价值,是否抵得这一趟行驶的汽油钱。
邻居说,这么一个财迷精,近期却“大方”起来了。原因是,他结识了一位比自己小三十多岁的年轻女性,请她下馆子,还给她买了项链和服装。 L处长是有妇之夫,现年已经68岁,而那女士才30出头。L处长和他夫人长期分居,虽然二人没办离婚手续,夫妻关系已名存实亡。如果他和年轻女子正常交往,离婚再娶不是没有可能,关键还得看女方的态度,毕竟,双方的年龄差距比较大。
男人曾说过这样的话:“她是我的灵魂伴侣”,看来是上心了。他寡居十多年,没有家庭生活,没有性,除了股票,也没别的嗜好,这日子也真够乏味的。
临近夕阳落山的时候,突然遇上了一位年纪轻轻、还有几分姿色的女人,自然被吸引了去,感到生活有了色彩。正因如此,他才一改过去吝啬财迷的老毛病,为了博得女人的欢心,不惜掷洒金钱。
他对年轻女人说:“如果你需要买车、买房,钱不够,我可以资助你。”
我想,作为女人,特别是年轻女人,哪个没有点虚荣心?男人送包、给她买衣服,自然是动心了,否则不会接受这份厚礼。另外,也许她还很佩服这个男人,认为他有魄力,有能力。一下子融资两百万,在股市里净赚70万,这是多么辉煌的战绩啊!怎能不令她心动?当然,她也有忧虑:年龄上的,舆论上的,生理上的……
我一直想不明白,L处长也是个上了年纪、有阅历的人,像这么隐私的事情,怎么能跟我的老邻居讲?可事实是,他不光讲了,而且讲得详尽具体。也许L处长动了真情,就如同“老房子着火”,自己是扑不灭的,他必须有个倾诉的对象,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否则,憋得难受。
邻居打开手机,让我看了此女的照片,是个中等偏上姿色的年轻女人。她在某信托公司工作,一次饭局上认识了L处长。L对她印象很好,本来是想把她介绍给自己的儿子,让她做儿媳妇。 可是,缘分之事,天公做主,人为干预只能是“瞎子点灯”。L公子作为“海归”,有不错的职业和收入,如今已经四十有余,早就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可是,他既不想搞对象,更不想结婚。父亲眼里的“一枝花”,他连见面的兴趣都没有。当父亲的刚一提这事,就被一口回绝,连女方的照片都不看。外人不好揣测他的想法,也许,父母的长期冷战给他留下心理阴影,让他对婚姻怀有抵触情绪。
儿子虽然回绝了这段姻缘,老子却恋恋不舍,于是,“孽缘”便滋生出来。老少二人一起逛街、吃饭、看电影。他还把她领到了自己家,参观、吃饭,但没有上床。
我说:“这个老男人图什么?又送项链又买衣服,不图性,图什么?”
邻居言道:“处长表白说,不图她任何东西,就是觉得跟她在一起说话、走路,身心愉悦,愿意为她花钱。‘她是我的灵魂伴侣’。至于那个女人是否把他也当做‘灵魂伴侣’,就不得而知了。”
老邻居说,29日是这个女人的生日,他要在家里给此女庆生。为此,他已经买好了一桶白浆,要把家里墙壁粉刷一遍,让自己的老房子“焕然一新”。
听了这个“安排”,我想笑。我把L处长的晚年恋戏称为“老房子着火”,他自己却觉得,他的“房子”并不老,至少可以人为地变新。在这个新粉刷的房子里,即便是老男人,也会显得年轻很多。
显然,L处长已经被这个女人迷住了,可近期女人却显得若即若离。 三十岁的女人,没有男朋友,显然有感情上的需要,所以跟他逛街,也接受了他的礼物,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感情上的空白。据说她家在西北,只身一人在这个大城市闯荡,挺不容易的,也很寂寞,想找个经济条件好的男人嫁掉,可这样的男人并不好找啊。想结婚的伴侣没有找到,却遇上了这位还不算“油腻”的大叔。
现在,两人的关系处于一种微妙而暧昧的状态。主要是那个女人开始冷淡,已经好几天没有电话联系,手机微信也不回了。是不是能够如期来到老男人家,允许他为她庆生,还是个未知数。
还有一件事,说明了女人的犹豫态度:前一段二人逛商场时,看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女人很喜欢,但标价2000多。男人表示可以买下来,但女人还是谢绝了他的美意,没让买。
戏剧已经到了关键场次:她会不会来?来了以后,关系向何处发展?是仅仅精神交往,还是有肉体的关系?是维持一种情人状态,还是走向婚姻?物质上的给予和收受将会以怎样的方式完成?
这一切还不得而知。等着看吧,说不定等我下一次回津拜访老邻居时,一切就会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