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辆飞驰的列车。
车厢内,同行旅客的身份在不断地变化;车窗外,奔来眼底又悄然退去的景物也常换常新。有很多景物我们来不及细看,就已经白驹过隙。
然而,无论是谁,往往对人生最初阶段的那些同行的伙伴、那些美好的景物,记忆清晰、印象深刻。
↑
当年,我在南开大学新开湖畔的留影
一转眼,大学毕业快三十年了。当年莘莘学子们读书、求知、拼搏、奋斗的种种情景,时常萦绕于脑际。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的国家刚刚从文革的阴影中摆脱出来,上上下下充满了改革的气氛,一切百废待兴,人人充满朝气。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拨乱反正,振兴中华,尽快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届大学生,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使命感,大家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展开热烈的讨论。学生社团纷纷兴起,墙上贴着各种小字报,阶梯教室里经常有社会名流、专家学者的讲座,图书馆里永远是坐得满满的,需要提前占座才不会白去。大学校园里,到处是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
↑
我和班上部分男同学在校园里的合影
在这里,我举出三样东西,作为那个时代的物证和记忆,让大家一起回想和品味,把我们重新带回到那段难忘的岁月。
一本刊物
记得刚入学时,很多同学都怀着当作家的梦想,伤痕文学的春风在南开园里刮得很盛,文学写作课老师的课程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大家纷纷写诗歌、写小说,甚至创作电影剧本。
于是,同学们就有了一种想把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交流的需要,一本油印的刊物应运而生。
在我家的书柜里,至今仍保留着那本由南开中文系学生们自发出版的油印刊物。刊名《南开园》,里面登载着中文系七七、七八级同学写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
因为本人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于是接到一个任务:给我们这本幼稚的刊物设计一个封面。
我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终于不辱使命完成了任务。我设计的封面是这样的:一个握笔沉思的女大学生侧面头像,背景是南开主教学楼,墨绿色的底色如同夜空,黑白分明的头像显得十分突出。
↑《南开园》油印刊物封面
因为是用油墨印刷的,开始效果很好,但用手一摸就会掉色,有时绿的黑的油墨沾在手上,洗都洗不掉。但这并不妨碍刊物在同学中的广泛流传和好评,因为里面刊载着许多同学的处女作。
一幅国画
这是一幅长约五米、宽一米的巨幅中国画,曾经悬挂于南开主楼一至二层之间的那面墙上。
大学四年级的时候,五一国际劳动节快到了,我们几个美术小组的同学商量,画一幅大画,节日期间展示出来,以反映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 班上部分女同学在《周恩来校友碑》前的合影
为了画好这幅画,我找到过去在美专上学的同学,搜集了一些创作素材,最终由同班的杨同学、我和七九级的白同学执笔,将这幅国画完成。
画面上,一株苍劲的松树横卧巨石之间,数只雄鹰栖于树枝上,它们或近观、或远望、或昂首、或鼓翼,个个精神抖擞,英姿勃发。旁边还有梅、竹等象征中国文人气节操守的植物。
画作完成了,需要有一句代表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气质的题款,于是在同学中小范围征集。多位同学送来了佳句,最后选定了李同学奉献的两句诗:“振翮欲翔云汉外,鹏程万里在胸中”!
↑ 我和同宿舍两个男同学在校园里的合影
这幅画一挂出来,就吸引了众多同学的目光。除了因为它有一定的观赏性,更因为它的内涵代表了那个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所以,它在主楼的那个位置一挂就是五年。
大约五年后,我有一次去南开,在主楼的楼道内又见到了这幅国画,虽然画面已经有些破损,而且已被从墙上摘下来,放在了二层楼的大厅内,但是,从这幅国画被悬挂五年的事实,说明这幅作品无论从观赏性和内在寓义,都得到了校方的认可,成为我们这一届大学生在南开生活的一个见证。
一册诗集
说是诗集,有点勉强,因为里面还有一些格言、警句、祝福的话语。
这也是一本油印的小册子。
1981年底,七七级临近毕业,有同学提出搞一本留言纪念册,每个同学都可以在里面留下一段话,表达即将分别的心情。小册子将记录下,曾经有这么一群年轻人,在这所大学里共同学习了四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多年以后,如果有谁还保留着这本小册子,翻看一下,一定会觉得很有意义。
小册子取名《地平线》,每个人都要求留下几句诗、一段话,一句祝福语。在封面上,南开主楼的剪影屹立于春天的土地,几株小小的嫩芽刚刚破土,“地平线”三个清秀隽永的行书字,是班里女书法家汪同学的手笔。

↑《地平线》小册子
在小册子内,有当时的系主任邢公畹、老教授朱维之、王达津先生的题字。全班几乎所有同学都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心声。
大家带着这本小册子,告别了同学,告别了南开,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了新的人生。
相信当年的大多数同学都还保留着这本小册子。如今,再看到里面的话,就会不自觉地重温起那一段充满朝气、充满理想的日子。
(本文写于2010年2月22日 )
注:因前一时期新浪对博客文章的整顿,使本博中不少公开发表的文章被清理为“私密博文”。这些被划归为私密状态的博文并不涉及敏感问题,我以为完全可以重新转为公开状态。故现陆续整理,重新编辑配图,发表出来,供博友们阅读欣赏,也让本博客向大家呈现一个完整的面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