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阴 化悲庙

(2010-11-05 12:25:43)
标签:

杂谈

巍耸塞上莽莽苍苍的恒山山脉,有许多奇特的景观。其中,极尽险、奇、巧的悬空寺,占天下九塞之首的雁门关关城防御建筑体系,皆都令人叹为观止,盛名远播中外。

 

在雁门关东北方向约二十五华里处,是山西朔州市山阴县后所乡一个叫辛立庄的村庄。村庄的历史靠口口相传,其延续脉络无案可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村庄的知名度多少年来始终与一座寺庙香火的盛衰形影相随。

今后村庄若要修志,对于这座寺庙的记载,也该占去不小的篇幅。

这座寺庙,就是碧岩禅寺。

 

碧岩禅寺,在辛立庄村南的南山上。这座山,古称翠微山。东濒应州,南望雁门,北眺朔州,造化钟情,秀峰叠翠。晴有朗天丽日,鸟语花香;阴有卧云流巅,景象百变。山间药草繁多,深谷清气宜人,天造一处禅境佳地。据说,文殊菩萨两度在翠微山附近住宿,后人也把翠微山敬称为佛宿山。

 

佛宿山的山腰,大小石窟十余处,最大者可容纳数十人;洞窟上部山石横突,藏风聚气,冬天“雪不白庭”,确实是个好的露宿、休憩处。传说唐代有位樵夫上山砍柴,遇二仙于一石边对弈。局终棋散,一仙朗然说道:此地乃北岳行宫。樵夫欲请其详,二仙倏忽不见,归告乡邻,众皆惊异,遂于此建庙。

 

碧岩禅寺,又称“羊驮寺”、“化悲岩寺”。一寺多名,乃是缘于寺庙本身不断生发的神奇传说。相传,建庙初期,适逢邻村有人在本村建庙,本已备好的砖瓦木料,却在一夜之间全被本村的羊群驮到佛宿山山腰的一处空地上。人们惊奇之余,确信于此建庙乃是缘分天注定,建成后便取名“羊驮寺”。而 “化悲”之谓,则来源于人们遇难来此祈求、大多化悲为喜的无数故事。

 

传说不可考,而碑载的碧岩禅寺始建年代,唐还要早,可以上溯到北魏。此后,历代都曾进行过较大规模的修缮和续建,形成依山傍势、错落有致,曲廊回旋、清幽雅静的建筑群。

化悲、悬空本一宗,

共脉东西亦相同……

千载神域此独好,

禅里哪管夏秋冬!

翠微山与恒山同脉,碧岩禅寺悬居山腰——与悬空寺结构相近,同样是“香火延千年、云天传佳话”,二者的藏玄蕴妙常使观者惊叹不已!而且,碧岩禅寺也是释道儒三教共聚,律宗大德也曾在此讲经传道,迄古至今,碧岩禅寺这方圣地威名远扬、十方崇拜,多数岁月人流不息,每逢庙会、往往法途道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策昌明,本县众善士、僧人释藏明等四方奔走、艰苦运筹,当地政府、附近村民积极支持、大力襄助,碧岩禅寺得以雄姿再现。各殿阁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显示出强烈的节奏感。  瞩目远望,仿佛是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颇有凌空欲飞之势。

碧岩禅寺的恢复重建,既延续了历史文脉,又满足了信教群众的心愿,并且成为一处独特的人文生态旅游景观。

 

孤松独石 两山夹一楼 听香滴脆 悲岩晚照朱沙洞佛灯长明二泉映月钟鸣百里,曾是碧岩禅寺的八大景观,当时附近百姓信口道来,如数家珍。

当年,寺庙庭院当中,一颗孤松立于一块石头上,苍翠傲立,遮天蔽日;

当庭仰视,双峰兀起、楼阁凌空,两山夹一楼恍若仙居;

三教洞窟顶部有一清泉常年悦耳滴淌下面石穴辛劳承接,盈满不失,法音宣流,听香滴脆,令人不可思议。

此外,禅寺铜钟鸣百里,二泉映月见禅性,神秘莫测的朱砂洞,悲岩晚照,佛灯长明,无不叙说着寺庙的盛景、功德和历史,见证着先辈的心血和工匠们的智慧。

 

碧岩禅寺,在群众心目中有地位,在地方革命史册中也有光荣记录。

抗日战争时期,时任八路军某部主任的张进(解放后任大同地委书记)和张力(时任八路军领导,后在中央工作)被日寇追进山中,都曾躲进庙内化险为夷。日寇恼羞成怒,抓住看护寺庙的冀先生,当场开枪射击,可奇怪的是衣服都打破了,而人却安然无事。

碧岩禅寺,是当地人民的骄傲,是一处福地、宝地,寄托着无数心灵的憧憬和向往。人们相信,修复后的碧岩禅寺,定能与时俱进,在弘扬塞外传统文化、建设旅游发展大格局的伟大行动中生机焕发、重振雄风,为服务众生、促进社会和谐谱写出新的华章!

 

 

 

佛历二五五四年

公元二O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葵花  开机
后一篇:大同恋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