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读写能力
(2009-08-15 19:49:46)|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论文 |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读写能力
砀山师范附小 
 
“语文”在汉语辞典中释意之一是:语言和文字。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能够顺利地把文字转化成语言,又能顺利地把语言转化成文字。把文字转化成语言就是读,把语言转化成文字就是写。小学语文教学是人生学语文的起始阶段,这个时期的读写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呢?多年的工作实践,我得出的结论是:激发孩子的读写兴趣,教给孩子们读写方法,提高孩子们的读写能力。
一、强化阅读,激发孩子们“读”的兴趣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阅读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学大纲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005年学校安排我带三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这是一个后进生很多的班级,该班级学生成绩每次考试都在年级中很差。怎么才能带好班级,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呢,我经过思考,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作出了从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入手,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目的的决策,为此我做了周密的读书计划并付诸实施。
首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堂语文课,它的成败的关键,不是教师讲得精彩不精彩,而是学生在这一节课掌握了多少知识,课文读得流利不流利、读得有没有感情。在学校里,我每天都利用一切可利用时间采取各种方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男女分组读、分角色朗读、全班齐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反复的、不厌其烦的读,将课文读熟,读得流利、有感情。一篇课文,如果学生能够非常流利地读下去,那就说明学生已经进入读的境界了,将课文内容掌握了大半;如果学生不但能够以非常流利的速度读下去,而且读得非常有感情,语调抑扬顿挫,并且能够将这种感情表现得惟妙惟肖,那么就说明学生已经完全将课文内容掌握了。每周我们再评选出一至三名“读书之星”。用这种以读课文来掌握课文内容的方式,无疑是非常有效的。一段时间后,同学们的阅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读书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了。
其次,增加课外阅读量。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仅仅靠语文课本上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它只起“纲”的作用)。这就需要加大课外阅读来丰富和提高。课外阅读,不能散漫而没目的。无论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老师都要加以认真的指导,提供相应的阅读资料,要让阅读有针对性;课外阅读还可以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共同提高。随着学生阅读量的扩大,课内的文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于是我结合教学需要,根据学生个人情况,有选择地给他们推荐一些书目,如《上下五千年》等,让孩子去咀嚼历史,从历史的博大中认识我们的祖国,《十万个为什么》,让孩子从小培养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探究心理。在我推荐的书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进入了孩子们的阅读视野。我很庆幸把这么多的孩子引领到书的世界中,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成长。
二、强化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就是把学生在生活中目之所及、心之所感,轻松愉快地诉诸笔端,让那情与景、人与事、自然界的草木鸟兽、季节轮回,心灵的感受与畅想、涓涓流淌于字里行间,与人分享。在课堂教学中,我采取两步走的方法:
首先,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课本上,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向别人介绍自己、看图说话、针对某一现象和别人展开讨论、谈读后感等等,这些都是训练说话的好材料。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目的主要是训练学生能够以比较流利连贯的话语表达、说话抓住中心、说话带有相应的感情。我们的小学生,上课表达的机会是非常的少之又少的。除了回答老师的提问之外,几乎都是让学生带着两只耳朵听。因此,我经常先确定好一个题目,然后围绕这个题目让学生说话,让他们根据中心来取舍说话的内容。最后再根据说话的内容来确定说话的语气基调,是高兴还是悲伤,是气愤还是热烈,再将整个说话的内容重新整合起来训练。除此之外,我还在课堂中训练,通过朗读、回答问题、谈想法、谈感受……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好了,那么学生的感情朗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在六年制第九册的课本上,有这么一个口语交际,要求写一段菜市场的人物对话。当时,我在课堂上是左启发右启发,学生说的总是那么干巴巴的几句话。课后,我细究其源,发现孩子们每天的路线就是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里,根本没有机会到菜市场去亲身体验过,口语交际时无话可说也就在所难免了。于是,周末时我布置了一个作业:星期天陪妈妈到菜市场去买菜,周一在讲台前表演。周一到了,我刚走进教室,就被讲台上的一堆蔬菜惊呆了。班长笑着告诉我,他们为了表演的逼真,为了能够真实再现市场的场景,他们特意准备的。表演开始了,只见两个同学扮作卖菜的摊贩吆喝,几个同学则垮着篮子,拿着塑料袋,在那儿煞有介事地与摊贩讨价还价。。。他们的表演还真是有板有眼,不时激起同学们的一阵阵笑声。
其次,强化写作训练,达到读写共进的目的。鲁迅说过:“作文没有什么秘诀,要说有,那就是多写。”大量练笔是写好作文的唯一途径。我认为,练的最有效形式就是小练笔,抓好小练笔的积累,可以减缓作文训练的难度,所谓“小练笔”就是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写作练习。在五年级的教科书上,就安排了许多这样的小练笔,有续写的,有想象的,有把古诗编成故事的。。。这些练笔形式活泼多样,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消除了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同时,记日记也是小练笔的一种形式,日记形式灵活多样,人、事、物、情、景均可,我常常鼓励学生在日记里袒露真言,敢说真话,实话。只要坚持下来,定有收获。三学年下来,同学们在读、说、写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学校举行的作文竞赛中,我班级获奖人数在年级名列前茅。以往一上作 文课老师学生都头痛的现象不见了,同学们都乐于写,敢于写。另外,同学们还自发地办出了班级刊物《佳作优选》,每月一期,自己设计,自己组织材料,自己编辑,自己装订……这一举措,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最大限度地让同学们品尝作文成功的快乐,营造了浓厚的作文氛围。当一本还略显粗糙、沾满稚气的刊物放在我面前时,我的眼角湿润了,孩子们真的长大了,他们在愉快的生活中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我想,只要教师能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以读促写,以写引读,就一定能提高他们的读写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