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公司在南戴河举行了内部的“好声音”盛典——优秀职工代表体验活动。形容它为恒信“好声音”,一点不为过。这两年,公司职工代表大会上发出的“好声音”,已经从管理、文化、经营、发展等方方面面帮助恒信往更好的方向前行。
我一直认为,“声音”是一个时代健康与否的最直观呈现。工业时代少不了噪音、战争时代一定有呐喊、革命时代必然是口号、专权时代当然会失声,至于和平年代,则难避免靡靡之音。
对一家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如果内部没人发言,要么是管理者蛮横专权,要么是员工没把企业当自己的事。即使有人发言,如果发出来的多是抱怨,或全是赞美,也有问题:前者意味着领导者正失去人心,企业管理面临极大考验;后者意味着企业正沉浸在自我营造的美好中,固步自封、不善学习,迟早将被市场淘汰。
企业需要“好声音”,不仅仅是因为“声音”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公司治理的现状,更因为它在监督企业管理与发展上的建设性力量。
“好声音”首先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诉求。
如果说公司创业初期的发展更多是依靠兄弟豪情、领导人魅力的话,那么到了成熟期,我们靠什么?一定是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今天的竞争优势早已转变为企业领袖要通过团队的力量创造的新合作关系,即公开、公正、平等的合作关系,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在集体“好声音”中找到前行的有力支撑。
“好声音”同时也是企业科学管理的成熟标志。一个制度的出台通常是两种情况:一是预见未来,根据战略发展预测下一阶段所有可能面临和出现的问题,提前制定相应的新机制和对应方法;二是针对公司运行中已经暴露或出现的一些问题,出台新的机制或解决方案。但无论是面向未来还是解决当下的问题,这些制度的定制者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个人本职工作出发,或从企业角度出发。但很难做到真正的从员工角度出发(尽管他们才是企业生命力的最核心因素)。这种时候,如果能有一个健全的机制或平台,允许员工自己来参与制度的制定或决策,局面将大大改善。而这种机制或平台本身的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家企业的管理水平。

职工代表大会作为恒信的“好声音”通道正是在这样的前提和意识下创立的。企业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告别草莽阶段的恒信,正是需要群策群力进入民主化管理的关键时期。而这种“好声音”形态也至少意味着:
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允许不同声音存在,不管好的坏的,吸纳有建设性的意见,并从中找到改进的空间。
为保证“声音”的公正性、全面性,我们从公司内部各个层级推选出了职工代表。他们可能是部门总监,也可能是普通员工;可能是入职不久的新人,也可能在恒信十多年的老员工;甚至一线的代表,公司保洁阿姨,都有被推选的机会。我相信不同位置上的人看到的问题一定不一样,而多元化的员工代表团队,将更有利于公司360度的管理提升。
欣慰的是,职代会推行几年来已经取得了实际的效果。不管是公司的制度、流程,还是绿色办公、高效工作、绩效透明、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建设性的提升。对此,我真的心存感激。我相信随着职代会的逐年推进,公司在企业治理、文化、运营等更多方面将逐渐受益。当代表们提的问题越多,公司的治理离科学持续健康发展道路便又近了一步。
美国玛丽凯化妆公司总裁说,“P和L不光代表利润(Profit)和亏损(Loss),同时也代表人(People)和爱(Love)”。一个真正好的制度一定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当一个企业靠一套非常完整的运行机制去保证其持续健康发展的时候,就标志着这个企业在管理上走向了成熟。所幸,恒信一直走在这条路上。更幸,一个清晰可见的终点正越来越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