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do公益基金李厚霖儿童基金爱心西藏杂谈 |
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在阿里革吉县完全小学的校园里,一群孩子追着我在阳光下奔跑。他们的笑容里写满希望,他们的欢乐里储藏着梦想。此时,我们(I DO儿童基金工作人员)是他们快乐的动力,我们忘记了旅途的奔波,忘记了高原反应。
阿里革吉县完小有500多名学生,其中95%以上为牧民的孩子。学校因地处阿里较发达的县城,可全天供电,这相对于其它学校来说已经算是不可多得的条件了。至少可以保证电视、电脑等教学设备可以正常使用。不过,这里的课桌椅多数仍使用有着十多年历史的木制桌椅。
一些设施仍然很简陋。学校的操场里只有几个简单的单双杠,地面为普通的沙石,没有其它的文体设施。学校的钟是用废弃的氧气罐做成的。
但是,即使条件简陋,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却很温馨,叫人能够看到孩子们心中的希望和梦想。在这个95%以上为牧民的学校里,在大多数家长还不能充分重视起孩子们的教育的情况下,孩子们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孩子们用自己的智慧表达着自己对梦想的追求。
I DO儿童基金的到来,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期待,很多欢笑。
阿旺旦增老师是一名普通的电教老师,自从知道了I DO儿童基金开始了慈善爱心西藏行,他就一直关注我的博客和基金工作人员的博客。我们到来后,他居然都能够凭网上的照片一一认得出已经灰头土脸的我们。他一直陪着志愿者杨菲老师与孩子们做游戏,他说,孩子们最需要的就是关爱,是I DO儿童基金让孩子们过了一个难忘的快乐节日。
阿旺旦增老师,只有24岁,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到这所小学里支教。上面的照片为旦增老师与基金工作人员曦予的合影,两人居然是校友。
所以,当阿旺旦增老师第一眼将我们工作人员认出来的时候,我真的很感动;当看到五百多个孩子在周末的阳光下等候,看到我们第一眼时绽放出纯静而快乐的笑容的时候,我真的很感动;当一群孩子追着我们做游戏,让我陪着他们奔跑的时候,我真的很感动。
那份没来由的信任和依赖,让我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
孩子们非常投入地做游戏,表演节目
孩子们对我的两根皮筋的小魔术充满了兴趣,我也乐此不疲的重复表演,这个小男孩自以为得到真髓,开始学着表演给同学们看。后来,在爱心卡上填写自己的梦想的时候,他说他想成为一名魔术师。
或许,问遍十万个为什么,就会找到自己的梦想
孩子们挥舞着自己的梦想,放飞着自己的希望
我们给孩子们带来了电脑、打印机以及爱心盒
在革吉完小里,还有几位老师是孩子们梦想的领路人。他(她)们是从这个小学走出去的,他们从小的梦想就是能成为一名光荣的老师。他们从革吉完小考到内地,继而考上师范大学,他(她)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毕业后又回到母校,只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走向希望和梦想。
戈玛老师(右三),今年46岁,已经在革吉县完小执教20余年,她教的四名学生(后排从左至右)尼央、美朵、次珍、尼玛央金,如今成了她的同事,在革吉县小学共执教鞭。戈玛甚至开始教她们的儿女,如前排面的小卓玛巴姆,就是次珍老师(后排左三)的女儿。
我真的很震憾,是她们的执着精神,在塑造着着高原孩子的梦想。而我们能做的,是给这些梦想和希望一些鼓励和支持,让它们在高原的阳光下成长和盛开。
最后,与这些可爱的孩子和可敬的老师们一起的合影,留作永久的纪念。
备注:我们下一站将去往西藏革吉县雄巴乡小学,那里有200多个偏远牧区孩子,听说那里的条件更为艰苦,过去7、8年间都没有通过电,那里还有一个叫土旦达杰的10岁小班长,据说他亲自去找辍学的同学,并把比自己小的同学背回学校,让我们去距离狮泉河只有250公里的雄巴乡,让我们去见见这位小班长。
如果对我们的活动感兴趣,可以加入我们的圈子:I Do儿童基金http://q.blog.sina.com.cn/ido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