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铭记,请遗忘

(2009-05-12 01:43:18)
标签:

汶川

地震

5.12

纪念

李厚霖

分类: 爱者无痕

昨天,春燕和虹学回到了她们阔别一年之久的学校,回到久别的老师和同学身边。

    一年前,她们是躺在担架上,怀着对未来忐忑的心情被送到北京的。现在,她们能自己站着,微笑着看着所有的同学,走回自己的家园。

    离别的情绪其实已经早早地在我,在她们的心中酝酿。但我没想到离别得这么痛。两个孩子告别相处一年的病友时就已经哭得伤心欲绝。当两只小手要离开我们时,当时的感受真象自己的孩子要离开自己一样,用世界最真切的语言来形容都不为过!

请铭记,请遗忘

请铭记,请遗忘

请铭记,请遗忘 

    学校为她们准备了隆重的欢迎仪式,看到两个小家伙重新回到学校和同学队伍中,我心里很是欣慰。这也是我和亚鹏、李滔考虑很久,认为对两个孩子未来性格发展最好的方式。我一直认为:鱼离不开水。孩子将来要适应社会,就一定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而这一切一定来自与团队的磨练和社会的接触。

 请铭记,请遗忘

    两位母亲昨天在和我沟通孩子读书的问题时,我说建议她们分班学习。因为两个小家伙在北京生死相处了一年以后已经谁也离不开谁了。从好的一面来说这是情感的表现,但从长远的来看,她们将来要面临更多的挑战,要接触更多不同的人,从新的团队新的面孔中学习别人更多的优点。这是缩在一个小小的情感世界里得不到的。所以我建议两个孩子勇敢的、乐观的敞开心扉去接受更多的人,融入这个社会,享受这些“财富”,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并真诚乐观的人。

请铭记,请遗忘 

    欢迎仪式上,我也表达了对“汶川新家庭”这种助爱方式的观点。对经历了这场灾难的孩子来说,简单表层面的帮助显然是不够的。比身体上的摧残更致命的,是对他们心灵的影响。所以,跟他们的交流要更细腻、更体贴,所以我们建议以家庭为单位,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氛围,能更融洽的进行感情交流。在这一年的接触中,孩子们把我们家庭每一个成员都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她们的苦闷有了一个倾诉的对象,困惑有了一个“出谋划策”的“军师”,她们每迈出一步,知道后面有一个家在默默的注视她,这就足够了。她们需要的是爱,需要的是信心和鼓励。

 请铭记,请遗忘

我们的汶川新家庭

请铭记,请遗忘

我和虹学一家,她的父亲和年迈奶奶也赶到了现场,一年没见到孙女的老人家一见孩子就痛哭起来,在这样的特殊时刻,让人感慨。明天不知有多少人会被牵动悲伤的记忆。

 

    迎接仪式后,主办方安排我们把孩子送到教室,交给她们的老师。我没想到这就是所谓的送别,虽然之前已数次跟两个孩子交代过之后的联系和各种事宜,随时的电话沟通也会是常有的事,但真要从这一年几乎每周一见,到今后一隔两地,这一刻还是有点突然。春燕、虹学得知我们要走,哭着就从教室里跑了出来,抓住我们的手死活不放,哭声揪住了现场每个人的心,我强忍着也没能控制住自己的眼泪,抓着她们的手,尽量的再抓住些,孩子,我们没走!!! 

 请铭记,请遗忘

我们不忍离去,孩子们的哭声让人心痛

 请铭记,请遗忘

 请铭记,请遗忘

孩子们的路还很长,我们将与她们携手一起面对未来

 

    昨天是五月十一日,今天已是五月十二,这两天注定是悲喜交加的时刻。

    对孩子而言。喜是她们成长了、快乐了,并收获了真挚的爱。悲是小小年纪,就要一次又一次的面临生离死别,上天对她们太不公平!

    对汶川而言,喜是我们一路走来,看到了汶川的变化,城市干净整洁,人的精神面貌也是阳光灿烂,看不到一丝颓靡和不振。反而是满街的红旗招展,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坚强的人们重建家园的决心和毅力。悲是“5.12”要来了!!!这个黑色的数字,对全国其他地方的人们来说是同哀,对这块土地上的人来说,那就是痛彻心扉的往事。

    在这片土地,在这个时刻,很多回忆是我们无法抹去的。

    很多人都对这些身受伤害的人说“忘掉吧”,那些痛彻心扉的往事,那些至亲至爱的人,怎么可能忘掉?!所以,请铭记吧,记住那一天的痛,也记住那之后的感动。能够在那场大灾难中生存下来的人,无论如何,请将这视为上天的眷顾,尽管活着就要承受亲人离去、家园尽毁的悲伤;但是,作为“幸存者”,我真的希望他们可以坚强地活着,不负上天的这份眷顾,也不枉生而为人的这一遭!

    我们总是寄希望以时间,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惨痛的记忆会渐渐淡去。但是,也许时间并非永远有效的良药。有些事,只有心允了,才能真正释怀,才能“忘”。那不是靠刻意回避、压抑情感可以做到的。所以,请遗忘吧,不要认为自己活着是一种罪过,不要总是将今天的伤痕累累与往日的幸福美满对照,面对自然灾难,人就是这么软弱无力。这时,我们所需要的,是直面生活的勇气。当我们有勇气面对过去和现在,才会有勇气释怀,也有勇气面对未来。

    当然,我知道,作为局外人,我们所说的一切,要实行起来该有多大的难度。在这里,我只想说:

    春燕、虹学加油!

    汶川加油!

    中国加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