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透血的黑白影像

(2009-04-28 20:52:38)
标签:

南京南京

陆川

记忆

血的记忆

李厚霖

杂谈

分类: 它者无心

  透血的黑白影像 

    抽时间去看了陆川的新作《南京!南京!》。作为导演四年磨一剑的心血之作,作为一个翻拍数次的战争题材,这部电影承载了观众的很多期待。当然,我也不例外。

 

    在130分钟的黑白时间里,整个影院气氛凝重。对于杀戮和暴力,很多导演会选择“写意”式的表现方式,而陆川则选择冷静的直面。那场血腥而恐怖的屠杀,那些无望仍顽强的抗争,那些卑微却充满韧性的生命……他都以纪录的方式来呈现,冷峻克制,不动声色。这一切无不带给我们从视觉到心灵的强烈震撼。

 

    相信每一个看完《南京!南京!》的人心里都难免有一种压抑之极的疼痛。七十多年前的那场屠杀,仿佛中华民族的一个伤及神髓的创口,我们永远无法忘记,不忍揭视,提及则无不扼腕顿首。

 

    但是,我相信这部电影不单单是想让我们回顾那段历史,也不是去加温曾经的仇恨。相反地,导演是想通过再现那段历史,重新审视战争和人性。我们可以看到,影片中的所有主要角色都是普通人——无论是杀戮的一方,还是被杀戮的一方。那些对战争局势举足轻重的大人物都成了故事的背景,而普通人眼里没有“全局”,只关心眼前的日子。我们习惯了看“传奇”,而《南京!南京!》里没有战无不胜,没有机智过人,没有救世主……陆川后来说过:“做这件事(南京大屠杀)的不是魔鬼,而是普通人——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同样,面对屠刀时那些最普通民众身上所呈现的善与美,也就更有力量,更加直戳人心。

 

    陆川是一位睿智而坚韧的导演。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正是在《南京!南京!》杀青后。当时的陆川,可能因为为之奋斗了四年的电影顺利完工,显得格外轻松释然。我们一见如故,在京郊的一家小饭馆里,无所不谈,喝得几乎失了忆,他的敏锐和犀利令我一直印象深刻。

 

    也许,《南京!南京!》不是陆川艺术生涯中最好的作品,但它一定会是标志他终生成就和最值得骄傲的作品之一。这一段渗透殷殷血迹的黑白影像,将成为一个民族苦难史的缩影,常存每个中国人的心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