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厚霖
李厚霖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638
  • 关注人气:7,4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东京上空看印度(二)

(2009-02-22 21:19:28)
标签:

日本

印度

现代艺术

城市

焦虑

杂谈

     穿越如同隧道的作品之后,是艺术家史卡利亚(Gigi Scaria)的绘画作品《德里永保清洁》(Keep Delhi Clean),他的作品将德里这个城市混乱的违法建筑与交通堵塞问题全部一扫而空,留下空无一物的市中心,和德里每天混乱拥堵的实际形成对比。这是艺术家的狂想,同时也反映出德里毫无秩序的程度已经让人无法忍受,迫切地想净空一切。

 在东京上空看印度(二)

     同样是以都市问题为主题的艺术家,Vivan Sundaram将焦点放在了印度城市里到处都是的垃圾上。由各种废弃物精密搭建的城市俯瞰图,是象征着贫困的垃圾,和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增高的建筑形成强烈对比。

 在东京上空看印度(二)

     在印度这个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在经济成长的繁荣表面下潜伏着隐忧:日渐扩大的贫富差距、急速现代化与都市化所带来的都市空气、水源污染、垃圾问题等。与居住环境息息相关的问题从未有适当的解决方案,印度人民心理层面的身分认同,宗教种族纷争等问题却已经随着恐怖事件爆发浮现于台面上。但是,展出的作品大多反映印度当代艺术现状,却又不沦为追求异国情调的外国艺术展,没有一点媚俗,可见策展人三木先生的用心规划。

     透过这些艺术作品,我感受到的是经过转化的现实与思考。有的作品很抽象,如A Balasubramaniam的雕塑作品《贝壳身形》(Shell as Body),一个在墙面上的雕塑作品。看似柔软的白色贝壳与墙壁融为一体,但是如果触摸到则是冰冷和坚硬的,这种隐藏与表象,可视与不可视,柔软与坚硬……种种对立的关系里充满了哲学的思考,也倒有一些日本的“禅”意在里面。就像森艺术博物馆的这个印度展览,好像是我生命中的一个意外。仿佛走错了时空,在东京250公尺的高空展开了一次奇异的印度旅程。进而让我对这个在梦想与灾难之间摇摆的国度有了一个全新的看法。

在东京上空看印度(二)

在东京上空看印度(二) 

     但是,在展览的最后出现了一道金色的门,这是Subodh Gupta的作品。我看着它,忽然很想伸手将这扇门打开。耳边好像想起了古老梵文的歌声,我该往哪里去?我的未来是怎样的?我该如何努力?一连串问号似乎就隐藏在这扇金色大门的后面。但我相信,这些问题,不止指向了我自己,也投向每一个在尘世中摇摆的心。

 在东京上空看印度(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