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体教师一封公开信
(2017-07-20 09:04:48)敬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辗转反侧在假期里,还是以此方式与大家交流一下,这样更方便、更快捷。
首先告诉老师们这些年来我的一种感觉——在中国教育界公办体制内我是最幸运的。
曾经工作过的岔河中学是一个偏僻不能再偏僻一所初中校,当实行一系列改革的时候,幸运的是:因为天高皇帝远,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干预,我和同事们一起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地奋战才得以成名。
偶然的机会我被区委书记发现,由一个乡村中学的校长,一个在农村工作27年的“土八路”,被任命为教育局副局长兼一中校长。还记得当年一中学校乱得不成样子。刚刚上任不久,校园内竟然发生学生追打老师的恶性事件——我很震惊,这可是一中啊!当地精英荟萃的地方!再看看这里,上课的时候教室里学生趴下一大片——睡觉;宿舍到半夜的时候还吵闹不停;餐厅常常一片狼藉;早恋比比皆是,并且毫不避讳大摇大摆的在校园里手牵着手,或者在餐厅、在教室搂抱在一起!当时顶着巨大的社会压力,我动手根治这些陈年积弊。因此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虽然支持的声音很大,但是阻力却十分强劲,因为那些扰乱教学秩序严重违规被劝退的孩子,有很多是纨绔子弟。家庭背景足以让有些学生在校园内肆无忌惮地违规违纪。为了还校园一片安静,我也毫无顾忌严格执行校规校纪。虽然在学校治乱的工作中、学校的改革中我遍体鳞伤,但幸运的是:我是区委书记选派出来一中校长!工作期间区委书记多次到学校看望我,安慰我,鼓励我!两年的时间我们的一些列改革成果,中国教育报整版进行了报道。
由于区委书记的离任,我毅然选择了离职,因为我担心失去“靠山”,自己会成为学校发展的障碍。幸运的是恰逢此时“三贤故里”介休一中向我抛来橄榄枝。
在来介休一中之前,我始终举棋不定。十分偶然,我在网上看到了市委书记热情洋溢的讲话材料,讲话行云流水、掷地有声,我被深深的吸引了,读了一遍又一遍,似乎找到了自己因突然离职而迷茫的归宿。但是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介休。没想到这一来就不复返了,竟然与大家有如此般的缘分,从此我们变成了同事、朋友、弟兄!
市委书记、市长及整个介休市领导对教育支持与热情,在中国教育界是少有的。教科局鹿局长生活上待我如兄弟,工作上也给了我莫大的支持。有这样良好的工作环境我很知足,因此我行走在全国各地,当讲述这些事情的时候,教育界的同仁都很羡慕我——我真的很幸运!
各位老师——我的亲爱的同事们!我真心的希望因我的幸运而让大家共同幸运起来!
曾经把自己定位在打造专家的“专家”身份上,多年来由于我幸运连连,培养了行走在中国教育界的《积极教育》实施者原岔河中学的老师崔小英;为全国各地培训的《做一个幸福教师》的原岔河中学的老师张洪艳;受邀全国各地讲学原一中教师的还有《校园仪式》主讲人盛金花;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主讲人陈洪亮;《自控力》主讲人杨亚斌等等。在当年的岔河中学、我当年所在的一中有很多老师沿着一个方向做深入的研究,并在国内教育界上小有名气。
老师们,可能有的老师认为做专家、学者遥不可及,以上这些老师最初的时候也许并没有现在的你积淀深厚,都是后来我们一起共同努力的结果。
也有可能有的老师追求并不在这个上面,人各有志。有的老师就是追求平平淡淡,但是按照人的本能推测——每个人都不拒绝对幸福的追求。
当年的岔河中学被教育界誉为“精神特区”,老师们在那里工作幸福、和谐、快乐。
当年的我所在的一中,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追求科技含量,生活上好多老师与书为伴,生活过得充实而快乐。
岔河中学以及我所在原一中的老师的幸福,我当时并不清晰地知道为什么?后来在《与压力做朋友》这本书中我找到答案。心理学家克罗克在学术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是她感到越来越不幸福,后来她用科学证明“利他可以拍出人生倦怠的毒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维·耶格尔后来也证明这一点。凯斯西储大学用科技手段还证明了思考人生更宏大的目标的时候,人更具有幸福感。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杰弗里·科恩和大卫·谢尔曼花了15年研究证实,做每一件事如果心怀价值观会使人的能力、幸福感增强。这两所学校我取消班主任,老师们分组一起合作共同管理班级,在合作中尽管所付出的努力不一样,但是都在思考为这个班集体做些什么。特别是在岔河中学,每一个老师在教育教学领域中都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每一位老师都有一个讲稿。当年为当全国各地来访的教育同仁提供一个讲稿单列表,你想听“语文前置性作业”恩君老师上场;想听“思维地图在教学中应用”庆丰老师上;“学生肢体语言”研究;“岔河英语教学法”;“流程图管理”等等,来访者随意点,点到哪个老师,那个老师就汇报他的研究成果。
利他,有理想,有追求这是幸福的密码!
我清楚地知道老师们对现在的管理有些反感,实话实说我现在很无奈。当年的岔河中学之所以被誉为“精神特区”,其中有一个原因岔河中学没有考核,也没有必要考核。但是大家发自内心的都很自觉地遵守规则,大家的规则意识很强。我承认我们介休一中大部分老师兢兢业业,爱岗敬业的老师占大多数。但是因为极少部分老师自由散漫,缺少教师职业道德,使我们现在不得不用纪律来约束。
现在如果我们去掉考核,这所校园将变成一个什么样子?举个例子,篮球场上十个人,允许一个人抱着篮球在场前场后来回奔跑,这篮球可以打下去吗?允许一个人破坏规则,整个篮球场就会变得一团糟。偶尔犯规不是故意的,情有可原。但是即使不是故意的数次犯规也是被罚下的。故意严重犯规肯定会被立刻罚下。人生的职场何尝不是一个篮球场?真诚的希望老师们具备规则意识,我相信这所校园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管理上的一句诺言:管是为了不管!
在市委市政府以及教科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放假前夕,我们学校做了重大调整,很多老师感觉很突然。这次调整可能是介休中学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
李升茂校长教科局已经批准任命为我们学校的常务副校长。
还有这次三个年轻人走向校级领导岗位,这就注定我校的未来发展一定会走向新的天地。
我刚来介休一中,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为老师们开的第一个会主要是提倡大家读书。可喜的是老师们在当天晚上就在微信里建立了读书群,第二天就有160余人加入其中。后来我提倡老师们加入樊登读书会,当天又有十余名老师自掏腰包365元入会。这其中有中层干部郭建林。校领导会上我提倡大家读一读《匠人精神》,因为书里面有可遵循、可借鉴的教育规律。中层以上领导每人一本,建林不仅读了,并且总结归纳介休一中优秀学生20条。小伙子从此进入我的视线。半年以来建林几乎每天晚上都带领着政教处的小伙子们到宿舍巡夜。我们学生宿舍今天的改变,离不开建林与政教处这群小伙子们的辛勤付出。
李峰自从担任教务处主任以来,我们学校举行的周六、周日学生自主管理刻意练习活动,他从没有休息过。在教务管理上做了大量的耐心细致的工作,工作安排上井井有条,并且在管理工作中敢于承担责任。
常兆勇工作上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他评职称的时候,竟然因缺少相关荣誉证书而名落孙山。这些证书他可以利用职务之便很容易弄到手,但是在平时工作中却把荣誉让给了自己的同事们。
在中层任命上也有变化。
在我决定每天清晨站在高三楼下陪孩子们读书的时候,发现每天的清晨也有一个人在高三的一个楼层上陪孩子们读书。数十天如一日的坚持,令人感动!他常常中午睡在教学楼里等着学生们的到来,每天晚上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楼层,与同事相处是弟兄,与学生相处如父子,那就是宅心仁厚的秦星。
一天晚上,天空中飘着大雨,校园内在昏暗的路灯下,一个急匆匆的身影,没有打伞,向介子楼奔去,他去检查学校楼道的窗子是否关好。学校工作无论是分内的,还是分外的都从没有推辞过,义不容辞的执行。为了迅速传播学校的正能量,常常是在第一时间在公众号上发布文章。这第一时间是零时。他是勤勤恳恳的李宁。
以上这些新人有胆、有识,有爱。仁、智、勇分别在他们身上体现,请大家相信介休一中的明天一定会辉煌!
老师们,我作为一个幸运儿,真诚的希望将这福音传给每一位亲爱的同事,我们一起携手幸福地前行!
利他——为了孩子们,为了同事们,为了介休百姓;
理想——抓住机遇,在工作中实现自己;
行动——有价值是我们人生动力的加油站。
这样的人生没有倦怠。这不是忽悠,这不是鸡汤,这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