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乘 法 分 配 律>研讨课

(2008-05-18 15:37:23)
标签:

教育

讲课人:杨艳丽

备时:3、21           授时:3、26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你们知道乘法里还有哪些定律?你们想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吗?怎样应用乘法分配率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

二、     揭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1、          揭示学习目标:

⑴理解乘法分配律,并懂得是怎么相乘的。

⑵看书时,用笔把书中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补充完整。

⑶会初步应用乘法分配律,完成做一做。

2、          学生自学,并拿出笔标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不懂的地方。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中间所出现的问题。

3、          小组讨论:自己所画出的问题。

三、     当堂检测,教师点拨。

1、          指名学生说出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

(a+b)×c=a×c+b×c        a×(b+c)=a×c+a×b

2、36页:做一做,指名后进生回答,上中等生补充。

3、38页:5题。学生先填,指2-3名中等生回答。

4、练习:

  (1)(25+11)×4       37×18+53×18         25×(200+4)

  (2)101×15          40×55                23×302

学生分组演示,并指名后进生板演,其余学生互相补充讲解。

四、     当堂训练,巩固提高。

1、          必做题:38页:6题

2、          选做题:37页:4题     38页:5题

3、          思考题:38页:9题

   板书设计:

                      

    

 定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让这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字母公式:(a+b)×c=a×c+b×c        a×(b+c)=a×c+a×b

 

 

 

 

讲课人:杨艳丽

备时:3、21           授时:3、27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你们知道乘法里还有哪些定律?你们想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吗?怎样应用乘法分配率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

二、     揭示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

1、          出示教学目标:

(1) 观察例3中用了几种方法?你认为那种方法计算简便?

(2) 在算式(4+2)×25=4×25+2×25中,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 完成想一想,并能够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 补充完整字母表达式,并完成“做一做”。

2、          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自学,并能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3、          小组讨论:自己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不清楚。

教师巡视,并解决学生中间所存在的疑难问题。

三、     当堂检测,教师点拨。

1、          检测4个教学目标。

第一个目标:指名学生说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第二个目标:观察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观察有困难时,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第三个目标:指名后进生说想一想。再指名几名中等生举几个这样的例子。用自己的话说,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指多名优秀生说。教师适当加以引导。

第四个目标:学生说“做一做”。

2.启发:前几天刚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那么,乘法分配律可以是哪些算式计算简便呢?

 出示:78×32+78×68                104×25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做,并指几名学生上板演示,并讲出自己的方法。

教师根据所出现的问题讲解。

四、     当堂练习。

37×18+53×18           23×302           25×(200+4)

板书设计:

     定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让这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字母公式:(a+b)×c=a×c+b×c        a×(b+c)=a×c+a×b

“激-----------练”教学模式探讨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目前,我们数学组正在搞教学模式:“激-----------练”。 “激”就是在课堂伊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注意力集中。“学”就是教师先揭示课堂教学目标,这个学习目标要灵活呈现,是要为下面的学生自主学习引路的,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时刻关注着自己的学习。在关注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最大范围的发现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为“教”服务。“教”就是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式学习。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这样使优等生把知识又内化一遍,同时还解决了问题,实现培优补差工作。学生难解决的问题教师再点拨,教师的教一定用在“刀刃”上。“练”该环节一般不少于15分钟,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点、难点。

      昨天和今天我就是用这种模式来上课的,从这两节课中,我发现自己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比如,上第一次课时出示教学目标太笼统,学生不知从哪个方面来思考问题。课后,教师们给我提出了教学目标要细化,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知道从哪方面来思考。第二次上课时,我把教材又认真的研究了一下,把教学目标进行细化,这下课堂上学生们都知道怎样来针对问题来看书。同时,我们教师把“教学目标”改成“解决以下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定多少个,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备好课。再如:自主学习,并不限制于学生看书,还包括学生研究与交流、自主探索知识,动手操作。在这两节课中,由于我对自主学习理解的比较狭隘,所以,在课堂上只是让学生自觉看书,受到的效果不大。以后的教学,我还要更认真的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