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画幅与非全画幅数码照相机成像效果之比较
(2011-03-10 09:05:02)
标签:
全画幅相机非全画幅相机成像效果之比较老虎影谈著文化 |
分类: 讨论与解析 |
拿全幅机与非全幅机成像效果来进行比较,是因为它确确实实存在着一个非常现实的可比性问题。比如专业数码相机的高像素问题、高清晰度问题、比较真实的色彩还原等等问题,正因为不少的摄影爱好者从主观认识上往往认为全幅机似乎肯定要比非全画幅-APS(窄幅)相机什么都要好,原因是它的价格摆在那里。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当广角变焦镜头在与全幅机搭配时,它那不可逾越的弊病就突显出来了——边缘畸变非常突出。
因为根据使用24-70mm焦距的专业镜头24mm端与全幅机搭配下先后拍摄过从50人到130多人的集体合影照,首先肯定一点,其成像质量在2000多万像素的支撑下,应该说是相当满意。但是在画面左右(接近两边边缘)约占1/10的范围里,被摄人物存在严重变形,就似乎象哈哈镜里面的人了,有点让人哭笑不得。而同样用24-70mm焦距的专业镜头的24mm端与非全幅机搭配下,先后拍摄过从30人到150多人的集体合影照时,就没有出现过类似问题(当然其成像质量与全幅机比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原因分析:
为什么用“成像效果”一词作为标题重点,也是经过考虑后才使用的,而万万不能用“成像质量”一词。
实际上道理非常简单。因为全部用佳能照相机拍摄的,镜头同为24-70mm的专业镜头24mm端,原因是当在使用非全幅机拍摄时,实际焦距为24×1.6=38.4mm,即从相机镜头进入的画面到COMS图像感应器上,它仅截取了实际进入镜头画面视角约84%的画面,避开了镜头的上下左右各6-7%最易严重畸变的部分,所以其成像效果要好得多;另一方面,即变焦镜头的两端也是所有变焦镜头成像质量与效果最差的焦段。
一是如果用全幅机拍摄,可以将拍摄距离拉大,完全可以避免上述情况,但经过后期裁剪后的照片质量将会大打折扣,也就发挥不了全画幅照相机的应有作用。二是如果使用同一焦距同一镜头与不同画幅的相机分别拍摄出来的照片进行比较,可以说基本是半斤与八两(前提是两种相机的有效像素应基本不相上下,否则是无可比性的)。三是如果使用24mm的定焦镜头来进行拍摄,效果肯定要好于变焦镜头。
所以如果有朋友遇到此种情况时,当使用非全幅机时您可以按常规拍摄;当使用全幅机加变焦广角(尤其是超广角)镜头拍摄时,其画面的左右一定要留足空余部分。拍摄风光照片时可以不多考虑此因素,但在构图时应力免可能会影响到成像效果的各种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个人之见,仅供朋友们参考!欢迎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