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奇石收藏文化蜡染 |
分类: 石 |
这些日子,每当我走过她家,望着紧闭的门窗,就会为她惋惜,为它们惋惜。她是大学教授,为修建蜡染博物馆奔走呼吁,终无结果;它们是蜡染中的佼佼者,令多少 国内外藏家垂涎三尺。如今,她满怀不舍,撒手人寰;它们深锁冷宫,粘满尘埃。我明白,古今收藏者,大都难逃此劫,但眼前发生的事如此之真切,压迫得我喘不 上气,我无法面对这个现实。
前天,去京城垃圾大王赵庆伟的都美画廊喝茶,他有上好的普洱。同时祝贺他首战告捷,他随意从废纸堆里抽出几十张纸片送翰海秋拍,就换回2000多万元。旗开得胜,赵老弟眉开眼笑,对他的数百吨垃圾信心满满。
闲聊之余,我随意翻看地上的一箱箱老照片,庆伟说,这堆垃圾是一家电影公司刚淘汰的,里面有很多电影明星早期的影像资料。我打开一个写着平原游击队的纸袋, 里面是一沓郭振清的电影剧照,最让我吃惊的是,每张照片都配有底片。还有一个纸袋上写着刘晓庆,装着几十张她初涉影坛的年轻剧照,也都带有底片。庆伟感叹 地说,你见过刘晓庆不化妆的照片吗,这里有很多。
我正在诧异,门外进来两个送货的人。有一包高档衣物和几页民国扇面,来人称是赵四小姐家流散出来的东西。赵庆伟也不理会,他听过的故事太多了,只要东西看着 好,一般都会留下。我将扇面一一展开,虽不是名家之作,但画风不俗,最难得是保存完好。历经百年沧桑而幸免于难,就值得庆幸。
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患病住院,他康复后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看得比命都重要的古董,被他一一发散,用他的话讲,散藏。他的想法是,这些宝贝将来落到不懂的 人手里就遭殃了,不如早作安排。起初我对他的做法不以为然,现在我能够理解了。眼前的蜡染、照片、扇面,也都曾经风光过,如今却无处话凄凉。
说到散藏,现在正是好时机,去年秋拍,大量热钱涌进拍场,资本家投钱,收藏家变现,千载难逢。藏家一旦散藏,既可改善生活,又无后顾之忧。此举虽在情理,但想到那些一直养在深闺的雅玩,从此后频频抛头露面,任人说三道四,动手动脚,于心何忍?
散藏,是每个收藏家躲不了也解不开的结,张伯驹、徐悲鸿、王世襄、吴冠中哪个逃得掉,马未都近期不也提出捐献。不知那些先行者在散藏的前夜有何感受,不知那些温暖过心灵的宝贝是否得到了真正关怀?
“临分把手,叹一笑论文,清狂顾曲,此会几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