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赏石赏什么

(2008-10-25 10:52:41)
标签:

奇石

收藏

文化

       此文为美术评论家于海东先生为北京日报撰写的特稿,一家之言,供石界的朋友参考。

 

                      赏石赏什么

                           ——2008年“中国十大国石”评选启示谈

                                            于海东

 

作为中国赏石界一个具有石文化导向作用的赏石品牌,“中国十大国石”年度评选活动经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奇石专业艺术委员会坚持不懈的努力,影响日益广泛。相比争论两年仍然难产的“中国赏石艺术标准”,连续两届的“中国十大国石”评选活动,至少给了我们一点颇多思考性的启示,简单地说就是赏石赏什么,石界目前最需要做的是什么?如果不搞清楚这些关乎赏石发展的基本问题,很难对中国赏石现状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与评价。

我曾就此与多位京城藏石家有过深入探讨,共识有三:一是中国赏石发展迅速,大众参与热情度高,但缺乏专门的理论研究和指导;二是各地石展不断,石商普遍重在盈利,以展会为平台宣传石文化的认识明显不足;三是近年来赏石评比活动此起彼伏,奖牌满天飞,极少能够全面揭示中国赏石文化内涵、艺术品位和审美理念的品牌奖项。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对石文化的长远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并形成了今天习惯以石论价、以价论石的玩石之风,在一部分藏石家看来,只要有了好石头就什么都有了。尽管几块天价奇石足以演绎一段天价传说,却无助于提升中国石文化的整体层次,长此以往赏石艺术势必流于自然,无法在主流艺术中占据一席应有之地。从这点上看,“中国十大国石”评选活动所产生出的双重意义,不仅极大地增强了赏石艺术的精品意识和社会影响力,对中国石文化的积极促进作用同样无法估量。

赏石赏什么,这已成为“中国十大国石”评选评什么的标准所在,我很赞同奇石专业艺术委员会领导们另眼看奇石的独到见解:“地球上最多的就是石头,最具二律背反特点的还是石头。”说白了,最不值钱的是石头,最值钱的也是石头;最没有艺术价值的是石头,最有艺术价值的也是石头;最没有文化内涵的是石头,最有文化内涵的也是石头……赏石既是特殊艺术又是专门学问,只看不赏或只赏不品,都无法充分认识奇石存在的真正价值。“中国十大国石”年度评选活动的根本目的正是以此为举荐平台,集合不同奇石的共同之美,形成赏石的高端群体,给长时间处于集合无力的赏石现状一个主题鲜明的榜样形象,使自然之奇与时代精神高度结合,从而艺术地揭示出中国赏石的思想境界。

与众多赏石评比不同,“中国十大国石”的评选更注重有利于社会大背景下石文化的健康发展,奇中求美,力求给人一个完整而完美的赏石印象,从而使得奇石作为天成大象的文化艺术形象不再流于自然。我以为,凡有幸冠以“中国”字头的全国性赏石评选活动,首先要有一种对中国石文化历史负责的使命感,惟有明白所为何举,才能引路领军独辟大道,直面中国赏石艺术健康发展的大方向。若以此论,奇石专业艺术委员会所有的努力都显示出少见的积极意义,正如一位藏石大家的有感而发:“如今各种评奖活动太多,结果往往是主办者赚了票子,参选者赚了牌子,场一散再无任何关系。而十大国石的评选则重在对石文化的推动,又能做到立石在先的同时避免以奇盖全,尤其难得!

不设所谓的金、银、铜奖之分,亦属“中国十大国石”评选活动突出对石之尊重的用心所在。在评委们眼里,好石头各有各的奇,各有各的美,没有必要硬分出个三六九等,这样更利于突出获奖赏石整体的与众不同。从去年评选出来的“中国虎”、“福娃”、“阿诗玛”、“和平鸽”等到今年新亮相的《始祖》、《甲骨文》、《陶器》、《一代天骄》、《大唐使者》、《沙漠之舟》、《圆明园》、《网络时代》、《足球》、《双喜》,前后二十方以展示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和谐为主题的赏石群体,尽情演绎各自的魅力,将主办方慧眼识石所形成的石尚新语和盘托出,感动人心。

“中国十大国石”的评选活动对增强中国石文化的影响显而易见,也从一个新的角度阐述了赏石新识,即我们在发现了自然艺术的同时还应该努力做些什么,如果让今天的中国赏石还停留在发现阶段,无疑是对文化艺术的一种放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