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经 2008年9月29日星期一

标签:
奇石收藏文化 |
假日第一天,我来到大钟寺爱家古玩市场。这里有奇石摊位二三十家,转了一圈,在王萍店里发现一个宝贝,让我爱不释手。
王萍介绍说,这枚奇石采自云南金沙江,是今年开春的收获。刚发现时,就知道是块好石头。以往拣的石头都堆在江边,等凑多了,雇车一起拉走。这块石头王萍舍不得放下,当天就抱回住地。
多年来,我一直关注戈壁石,没料到会让这枚水石“刺痛”了。它优美的线条蕴涵深意,令人回味。
王萍说,她对水石很敏感,一眼就能看清“内核”,惟独对这枚奇石,尚无法定位。来参观的石友给它起了很多名字:双梭,轮回,飞龙在天,爱神之箭,双剑合壁等,现在的“干莫之神”也不是最满意的名字。
我感觉这枚奇石的魅力不在于两条白线像什么,而是冥冥之中的不期而遇,这种巧合带有极大的偶然性,何不叫“缘”呢?美术评论家于海东把奇石分成三种境界,第一是奇怪,第二是奇特,第三是奇妙。“干莫之神”因“缘”而妙,而且妙不可言,应当算是一件神品。
我想起刚离京的台湾赏石协会会长苏义吉先生,他心爱的南田石“四君子”,也是漆黑的底色,疏朗的几笔白描,勾勒出梅、兰、竹、菊。更让我想起“两岸芦花一叶舟,凉风深夜月如钩”的诗句。
王萍自豪地说,目前很少有人到云南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采集奇石,因为这里路况复杂,泥石流时有发生,没人敢冒这个险。王萍在当地公路局工作过,地形熟悉,不畏艰险,短短三四年间她已收集奇石精品两百余枚。
不经意间,王萍打开了云南新的奇石宝藏;不经意间,我认识了爱石又被石深爱的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