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经 2008年9月25日星期四
标签:
奇石收藏文化杂谈 |
2008年9月25日星期四
关键词:十大国石
2008中国十大国石评选近日在京揭晓,著名美术评论家于海东先生格外高兴,挥洒笔墨,为中国奇石的文明之旅吹响号角。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奇石专业艺术委员会是推动当今中国石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继去年在全国范围内成功举办了影响广泛的首届楼兰漠玉杯“2007中国十大国石”评选活动,以奇石话和谐,推出了“中国虎”、“福娃”、“和平鸽”、“阿诗玛”等为世人瞩目的石中重品,今年则以“文明·石语”为主题,再度力举新的十大石尚象征,展示天地造化之大美,彰显奇石精神之文明。
“中国十大国石”评选活动不仅弥补了中国赏石界以往石不入流的遗憾,也填补了中国石文化缺少名石群体的历史空白,在促使奇石从个人收藏走向社会展示的同时,迈出了将中国奇石纳入中国主流艺术的关键一步。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奇石专业艺术委员会从爱石、赏石到评石、荐石,所费心血皆见于石,使中国奇石的美得以广为传播。
2008十 大国石评选活动以石之奇形还原江山本色,石之新意颂扬时代精神,在注重奇石本身的形、意、神、韵、色综合因素外,尤其苛求奇石的社会内涵和思想境界。因 此,力避单纯以奇选石、流于自然、脱离社会的玩石风气。经过反复甄选评判,《人类始祖》、《甲骨文》、《陶器》、《一代天骄》、《大唐使者》、《沙漠之舟》、《圆明园遗址》、《网络时代》、《足球》、《双喜》成为今年的中国十大国石,而凝聚其间的艺术形象和精神色彩,作为一种见证、一种写照、一种精神的象征 ,给予爱石者一个全新的启示。
人类需要文明,就像学会站立的《人类始祖》创造出记录历史的《甲骨文》和将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的《陶器》,没有最初的文明,就没有闻名于世的中国四大发明和五千年的文化历史。
作为历史上传播华夏文明代表形象之一的《大唐使者》,作为石中奇人,一袭大红袈裟,穿越浩瀚岁月而来,与我们同话曾经文明灿烂的一页。
石头有石头的生命,如同这一方来自黄沙大漠的《一代天骄》,头盔依然闪亮着历史的光泽,被岁月和战争模糊了的武士面部除了凝重还是凝重,一虚一实,完美到充满了大艺术的无穷品位,即使穿越时空,英雄永远都是英雄。
残缺同样是美,正如历史没有一页完整无缺。《圆明园遗址》美的遗憾,让全世界从一方奇石上得到了比一座古建筑更多的长久警示:文明是全人类的尊严。
文明之路究竟有多远?我们看到,凝聚了整个沙漠的颜色,生命幻化成一种善于长途跋涉的独特形象,即使偶尔石化成《沙漠之舟》的骆驼,同样神采依旧,惟妙惟肖,只因承载了太多太多的希望,才有了穿越历史的丝绸之路和横贯东西的文明之旅。
同属石中传奇的还有《网络时代》,虚无而真实的生命线条,给予整个状若地球的石象无限生命张力,从大自然到高科技的形象演绎,以此象征世界的神奇变化。
魅力无穷的《足球》,早已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一部分,体育运动让我们从最初果腹的逐日劳作,到将自己变得更高、更快、更强,输与赢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今天拥有了顽强不息的竞技意识。若非如此,何来《双喜》预言?北京奥运会与北京残奥会灿烂夺目的金牌,又给世界增添多少意外惊喜!
“ 我们希望能够在一个特定的主题文化大背景下,形象地显示华夏文明的发展之路,给全社会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个性的审美新视点,并赢得大众的广泛认同”。 眼光长远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奇石专业艺术委员会负责人如是说:“赏石赏奇、品石品妙、论石论真,才能真正领悟到奇石贵真的形象美、气势美、精神美。真正 做到这一点,需要发现,需要欣赏,更需要以时代的目光用心解读”。
中国奇石,是一个无声而形象地见证着五千年文明古国的特殊群体。
2008年新获选的中国十大国石将于2008年9月28日至10月8日在中关村数码大厦A座3层展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