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破天经

(2008-05-17 20:11:36)
标签:

奇石

文化

为了督促自己向奇石学习,我将以日记的形式记录日常与奇石有关的见闻。文章避免宏篇大论,“石”话实说。


2008年5月17日 星期六
关键词:体系不清

    许多人知道米芾拜石,米芾为什么拜石呢?如果当今的高端藏家能够理解米芾,奇石进入艺术品主流市场就为期不远了。
    昨天,和几个朋友到京郊密云小聚,有中国嘉德拍卖公司董事副总裁寇勤,《文物天地》杂志主编朱威,嘉德市场部经理杜威等。闲谈中,偶尔涉及奇石,摘录几句。
    朱威:香港苏富比刚刚举办的灵璧石专场拍卖,其中最贵的一块落有米芾款、底价三百万元的灵璧石流拍。我认为定价偏高。奇石目前还是冷门,圈外藏家需要一个认知的过程。奇石刚进入大型拍卖会,不应该定这么高的价,如果一百万元成交较为合理。
    杜威:陶瓷、雕刻、书画有艺术家的参与,有成熟的一级市场。奇石虽然在民间很活跃,但要进入拍卖市场,缺少必需的市场规范,很难把握。成熟的艺术品市场应该由艺术家、市场、藏家三方共同参与。
    寇勤:我接触奇石不多,凭感觉,奇石的体系尚不清楚,好像谁都能颠覆一个原则。奇石的民间成分重,门槛低,趋于百姓化,和主流艺术品市场隔着一层东西,具体隔着什么,现在还说不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奇石文化的传播中,人文的内容一定要增加。从某种意义上讲,奇石需要更高的审美眼光。我对奇石很感兴趣,找机会我们共同探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后一篇:洪荒草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