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岁反抗期 |
分类: 新妈心得 |
4年半前,我和YC租住在一个和睦的英国家庭里,他们一家四口,一对高素质高学历的中年夫妻和两个相差2岁的小男孩儿。那时二孩儿2岁半,我就记得房东孩儿妈经常为二孩儿抓狂,她跟我说,二孩儿正处在“Trouble
Two”,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儿(也叫“Terrible Two”)。如今,溜宝也2岁2个月了,我这回算是充分领教“Trouble
Two”了,真是够Trouble的,够Terrible!
我感觉溜宝的这种变化是从溜宝快到2岁的时候开始的,回顾我每天的日记就能发现,从那时开始,我频繁地被溜宝气得“发疯”,频繁地用文字来发泄我的崩溃!直到现在(溜宝2岁2个月),这种状态仍在带带拉拉进行中,程度时强时弱,时间间隔时长时短。
溜宝的主要表现为,开始频繁地对我说:“不!不要!”开始事事跟我作对。比如,早上穿衣服,不想穿,就愿意光腚满屋跑,无论我怎么说、怎么追,他都视而不见,甚至跟我嬉皮笑脸故意往桌子底下、两柜中间钻,还喊:“妈妈找Han!”不着急时,我能追他有十多分钟才能把衣服穿上,着急出门或者有急事要做时,我就得硬是把他抓过来,他哭嚎、我愤怒,就在这种“两败俱伤”的氛围下把目的完成。
再比如说吃饭前,我给他规定吃饭前1小时不能吃东西,这样才能保证他好好吃饭。可是,总是在我快做完饭临近吃的时候,他就要吃东西,而且等不了,他想吃什么,就要在3秒钟内实现,否则等待实现的过程就要用叫喊和哭嚎来充斥。不停地喊我,不停地要东西,不停地把我从炉灶前拱开,不停地喊“妈进屋”、“妈妈坐”、“妈妈来”……让我没法安心做饭。如此这般,可想而知,又是一片“炮火纷飞”!
还有比如说出去玩,现在我尽量避免以步行的方式去目的地,不得不的时候,那我就请等着“崩溃”吧。有时从大牛家去儿童中心玩,有时因某种原因没推推车去超市,都需要步行,好家伙,溜宝可就撒了欢儿了,这顿跑,这顿跳,这顿玩,5分钟的路要走半个小时左右。而且他还不让抱、不让领,就那么自己自由自在地想怎么走怎么走,想走多慢走多慢。可倒是知道怕车,一说“来车了”,他噌家伙窜墙根底下去,自己念叨着“靠边儿”。但有时我真是着急啊,有事情在后面等着呢,气得我嗓子眼儿冒烟儿!
再比如吃饭、喝水、吃零食等事情,他总是有充分的驾驭碗筷的需求,饭不让我喂,甚至非常难崴的东西也不让我帮崴,总说:“Han帮(意思就是不让‘妈妈帮’,不让‘爸爸帮’,就他自己帮他自己)!”于是乎,就自己没深没浅地胡乱崴,而且活动幅度还没有跟对空间事物的认知度想结合,总是把吃的弄洒,洒到桌子上、椅子上、身上、地上,接下来就是我无止境地收拾(这就不“Han帮”了)。有时一天好几次类似事件发生,每到那个时候,我真是烦透顶啊,就超级不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要生2个孩子!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此处省略100事例,10000字。不是溜宝2岁之后每天都让我崩溃,但的确是从2岁开始让我崩溃得非常频繁;也不是溜宝不是个乖小孩,不可爱了,他跟周围的很多孩子比都算好带的,可爱的时候也如所有小孩儿一样让人神魂颠倒、如痴如醉;也不是我没耐心,跟很多妈妈比,我相信我不算爱发脾气的。就是2岁这个阶段,真的是太难搞了!
我也查了一些资料,为2岁的溜宝的逆反行径找到些理论依据。
2岁的孩子开始喜欢对爸爸妈妈说“不”。他会故意做一些大人禁止他做的事情,违抗大人的要求,总是想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经常干出一些别出心裁的事。伴随着行为的反抗和异常,孩子的情绪也爱走极端。一会儿高高兴兴,活泼可爱,一会儿暴躁不安,乱发脾气。这是孩子一生中第一次表现出的“反抗期”。
孩子的“反抗期”事实上是想闹独立。2岁孩子正在从婴儿期向儿童期过渡,身心急速发展。他逐渐发现自己已经能自如地走来走去,靠自己的双脚就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再也用不着依靠大人的力量把他抱到哪儿去。而且,他还发现自己能用说话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些能力的诞生和增长,使孩子迅速地树立了自信。他盼望快快长大,而且急于向别人表现“我能行,我长大了”。
这个时候,孩子不再把自己视为大人的附属物,他会认为自己看是独立于爸爸妈妈的个体,而且把爸爸妈妈两个人也看作两个独立的个体。因此,他发现完全没有必要按照大人的想法去做事。于是,孩子决定宣布独立,拒绝别人提供的帮助,即使真的需要别人的帮助,他也会对大人的帮助不屑一顾。
孩子一旦露出了独立的苗头,有了自己的意愿,那么他的愿望很可能就和大人的不同。因此,在家长看来,他就是在作对。
当然,我也知道此时此刻是溜宝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给予他正确的引导和支持。我在去给溜宝做2周岁检查的时候,也问了健康顾问这个问题,健康顾问说,如果是一般的无理取闹,就“Ignore(忽略)”他,如果是有对错的问题在里面,一定要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时错的。不能什么都依着他,更不能什么都阻止他。另外,在与他“斗争”的时候,给他交换条件或多项选择,让他容大人进来参与他的决策。比如幼儿园老师告诉我,她发现溜宝到外面不愿意被领(我也正愁这事儿呢),她说,下次我可以告诉溜宝:“不让领,就让抱,二选一,不能两样都不让。”
不过,说实话,这些处理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比如Ignore,我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哭闹时你能Ignore,自己的孩子在那里拼命地喊着你,阻止你做事情的时候,你真的没有办法Ignore。还有“给选项”,后来我对溜宝试了,他还是都不让,但我抱不动他,所以,我只好硬领着他,还是弄它个在情绪上“两败俱伤”。
我曾经在溜宝七八个月大长牙期时崩溃地盼望他长大,人家告诉我,1岁之后牙长得差不多就好了。1岁后,没有了长牙痛,可走不稳、乱动东西、吃饭坐不住等问题又出现了,人家又告诉我,2岁后懂些事,能听懂大人话就好了。现在2岁,我仍然感觉问题层出不穷,是能听懂话,可他并不一定按照你说的做啊,想法更多、要求更多、脾气更大。我又想起同学聚会一位妈妈说的,“其实怎么也得3岁吧,话说全了,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各方面能力稳定了,咱就轻松不少”。可我发现朋友家的孩子4岁多了,仍然离开妈妈大哭不止,做什么都要妈妈陪,粘妈妈粘得厉害。那天一位马来西亚妈妈告诉我:“我实话告诉你吧,怎么也得5岁!”我滴个天哪!真应了那句话了:有了孩子就相当于上了贼船,真的下不来了!
总之,真是“生儿容易育儿难”,而当今社会对“育”这个事儿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内容。绝不是简单地吃饱穿暖就可以,也不是不到2岁就学会了数数识字背诗这么简单,更不是像我们小时候出生后56天就被送到托儿所了事。3岁之前,妈妈的投入和养育的功效是任何人和任何教育机构都取代不了的。被妈妈带大,这对孩子来说绝对是莫大的幸福;而带大一个孩子,对妈妈来说也毋庸置疑是莫大的挑战。
http://pic03.babytreeimg.com/foto3/thumbs/2012/0905/09/8/7da14d451f2c3fc94a1946_nb.jpgTwo)【图32张】" />
http://pic03.babytreeimg.com/foto3/thumbs/2012/0908/95/1/7da14d45125c405caf7d6d_mb.jpgTwo)【图32张】" />
http://pic02.babytreeimg.com/foto3/thumbs/2012/0911/25/7/7da14d45337c40f5bb6241_mb.jpgTwo)【图32张】" />
http://pic03.babytreeimg.com/foto3/thumbs/2012/0911/14/6/7da14d45109c40f5bb8f77_nb.jpgTwo)【图32张】" />
http://pic05.babytreeimg.com/foto3/thumbs/2012/0911/14/6/7da14d45386c40f5bbab81_mb.gifTwo)【图32张】" />
http://pic04.babytreeimg.com/foto3/thumbs/2012/0911/84/4/7da14d45362c40f5c31b30_mb.jpgTwo)【图32张】" />
http://pic04.babytreeimg.com/foto3/thumbs/2012/0912/41/7/7da14d452cfc412eaa55ba_mb.jpgTwo)【图32张】" />
http://pic01.babytreeimg.com/foto3/thumbs/2012/0912/95/9/7da14d452ddc412eb40f90_nb.jpgTwo)【图32张】" />
http://pic02.babytreeimg.com/foto3/thumbs/2012/0913/17/9/7da14d4524dc415b5e369a_mb.jpgTwo)【图32张】" />
http://pic05.babytreeimg.com/foto3/thumbs/2012/0915/75/6/7da14d451e5c41df260f93_nb.jpgTwo)【图32张】" />
http://pic01.babytreeimg.com/foto3/thumbs/2012/0915/88/5/7da14d452b9c41df268ca8_mb.jpgTwo)【图32张】" />
http://pic04.babytreeimg.com/foto3/thumbs/2012/0916/10/3/7da14d45205c41eb8b9406_nb.jpgTwo)【图32张】" />
http://pic01.babytreeimg.com/foto3/thumbs/2012/0916/18/9/7da14d45189c41eba970c0_nb.jpgTwo)【图32张】" />
http://pic02.babytreeimg.com/foto3/thumbs/2012/0917/35/2/7da14d45283c422dd398ad_mb.gifTwo)【图32张】" />
http://pic02.babytreeimg.com/foto3/thumbs/2012/0918/18/9/7da14d451fcc42626d5cf6_mb.jpgTwo)【图32张】" />
http://pic02.babytreeimg.com/foto3/thumbs/2012/0918/31/9/7da14d4527dc42626dbe86_mb.jpgTwo)【图32张】" />
http://pic05.babytreeimg.com/foto3/thumbs/2012/0919/72/2/7da14d453c3c4292435555_mb.jpgTwo)【图32张】" />
http://pic03.babytreeimg.com/foto3/thumbs/2012/0919/97/8/7da14d45332c4292437995_nb.jpgTwo)【图32张】" />
http://pic05.babytreeimg.com/foto3/thumbs/2012/0919/06/7/7da14d45317c429243a29d_mb.jpgTwo)【图32张】" />
http://pic05.babytreeimg.com/foto3/thumbs/2012/0920/24/3/7da14d45257c42c70c7cc5_mb.jpgTwo)【图32张】" />
http://pic04.babytreeimg.com/foto3/thumbs/2012/0921/72/3/7da14d452bfc42fc4c115a_nb.jpgTwo)【图32张】" />
http://pic01.babytreeimg.com/foto3/thumbs/2012/0921/59/9/7da14d453cec42fc4c2ac8_mb.jpgTwo)【图32张】" />
后一篇:粗谈在英国上幼儿园【图1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