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待产包孕34周孕8月英国蜡烛包婴儿手套育儿 |
分类: 十月怀宝 |
前天,一位朋友的突然提前2周半的颇有波折的生产让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突然觉得这东西太难说了,任何情况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一切都是不可预知的。所以,自己能做的只有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了。今天,按照我的标准的孕周计算,正好满34周(8.5个月),我把我一直不紧不慢、有一搭无一搭筹划的“待产包”工程迅速而果断地提上议事日程。
从准备“待产包”的过程,我看到了中国和英国在医疗方面及生产过程上的差异。中国的孕妇的“待产包”都很繁冗,条件和状况所迫,必须什么都准备得齐齐的;而英国这里不需要,删繁就简,待敲定“待产包”清单后我一看,东西好少啊,需要的也备得差不多了,好办。
而且,从准备“待产包”这一事情上,我也看出了人与人之间育儿观念的差异。可想而知,如果老人帮着带孩子,自己和老人之间的观念差异也必将大相径庭。没有谁对谁错,怎么都有理,但“冲突”真是无可避免。所以,我更加坚持自己的观点:自己生的自己带,任何人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都取代不了其父母的。
打几个月前,我就开始在网上搜罗国内外的分娩、哺乳、坐月子等产前产后信息,并把它们分类收藏起来。今天,我把有关准备“待产包”的信息拿出来整理一下,自己先列个“草稿”,然后把它放到海外人员论坛育儿版上请有经验的人帮我提意见,看少啥多啥。这一招儿还真管用,短短几个小时,我就得到了那么多热心人的意见和建议,受益匪浅。我不禁再次感叹:网络这玩意儿真好!
“待产包”清单
宝妈用品:
哺乳文胸、拖鞋、厚袜子
宽松T恤、喂奶衣、睡袍、开襟外套、帽子
防溢乳垫、产妇卫生巾(TENA)
洗漱用品(牙具、口香糖、香皂、洁面乳、浴液、毛巾、梳子、护肤品、小镜子)
卫生纸、餐巾纸、湿巾
记事本(笔)、照相机、摄像机
手机充电器、照相摄像机的电池及充电器
零食(巧克力等)、保温壶、带吸管的杯子
宝宝用品:
毛巾、手帕、指甲钳
Sleeping
Suit(前面开口的连体衣)、帽子
纸尿裤、湿巾、棉球
睡袋(包被或毛巾被)
Car Seat(汽车座椅)
在论坛上讨论我的“待产包”的过程中,在两处出现了争议。一个是,孩子睡觉要不要裹起来的问题;另一个是,为防止抓脸而给新生儿戴手套还是剪指甲的问题。我能看得出来,很多年轻人还受老人的影响而仍然遵循着“老传统”,我可能比较相信我所谓的“科学”,凡事都得查一查,一般不会对我有所怀疑的东西言听计从。
我发现,“老传统”里的育儿方法都是更注重表象,而疏于考虑本质。比如,把新生儿裹起来(甚至捆“蜡烛包”)是怕孩子“罗圈腿”以及小手“张牙舞爪”地把自己弄醒而睡不好;比如给孩子戴手套是怕孩子抓脸,把脸抓破皮,大人心疼,还影响拍照。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发育。要知道,孩子从胎儿开始就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成长发育,尤其心理成长,对未来Ta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至关重要。
据我了解,“蜡烛包”对新生儿是一种束缚,限制了胸部的活动,而影响肺和横隔膜的活动和功能,不仅影响肺的发育,也影响小儿的呼吸,使肺部抵抗力降低,而发生肺部感染的机会增加。同时也会压迫腹部,影响胃和肠道的蠕动,使消化功能降低,而影响食欲,使新生儿经常发生溢奶、吐奶。由于四肢活动受限,更不利于四肢骨骼、肌肉的发育,影响新生儿的动作发育。
而给新生儿戴手套这件事情呢,是我打几年前看到同学家的孩子这么做就强烈反对的。当时我只是下意识地觉得这肯定不合理,但今天我为自己找到了科学依据:0~6个月是孩子感知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孩子需要探索外界事物,孩子的嘴、手、脚以及皮肤是Ta探索的工具,而嘴和手是最敏感的部位。婴儿在0~3个月还存在着无意识的、原始的够物行为,通过手的自由活动,逐渐在大脑铺设好手、眼、脑结合的神经通路。给孩子带上手套,就剥夺了孩子用手去探索外部事物的机会,使触觉不能很好地得到发展,这样不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和获得生活的经验。
当然,也不是所有“老传统”都要全盘否决,一些日积月累的经验还是值得借鉴的。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随着人们对各种事物的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改进、完善和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最行之有效的育儿之道。
谢谢新浪育儿博客管理员的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