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目前,大多数电影幕后的所谓“揭秘”,大多都只是一场秀,并没有真正全面展示片场。毕竟,在电影摄制过程中,大多数剧组只选择为少量媒体提供短暂的探班机会,一般不提供太多的探班机会。对于电影片方而言,保留更多的悬念,还是开放探班吸睛,一直是个两难的问题。
所以,对于观众而言,电影的制作端十分神秘。各类电影综艺节目中,探班、“幕后揭秘“都是常见环节。不过,传统的电影探班,最主要还是带着观众看看明星。对于电影如何制作,往往语焉不详。
最近,乐视影业为正在摄制中的电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搞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探班“活动,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全开放围观”。据乐视影业官方透露,他们将对片场进行长达6小时的直播,不仅将邀请粉丝前往现场,观看整个活动的全过程,不在现场的网友,甚至可以发弹幕指挥直播摄像机,播出自己想看的内容……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活动确实算是行业首创了。在“互联网 电影”的时代,这算是一场“互联网 探班”了。不过,这样的活动,能成功吗?网上流传的看点,会好看吗?以后,会不会有其它剧组也搞这样盛大的探班?基于此,笔者有几个猜测。
猜想一:揭秘能揭出片场实景吗?
曾有资深业内人士表示,与荧幕前我们看到的电影精彩镜头相比,电影的片场可没有那么好玩。例如,好莱坞电影《地心引力》讲述的是宇航员在空间站里发生的故事,场景宏大震撼,电影特效出色。电影上映后,曾有揭秘显示,男主角乔治·布鲁尼和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的绝大多数镜头都是在影棚内的一个架子上拍摄的。
http://ww3/large/523d513cgw1euwqw99rg9j20ff0b8mz8.jpg360度弹幕探班是否能让用户一探产业真内幕?" TITLE="乐视颠覆新玩法
这样的揭秘节目带来的反差,可能令观众特别的惊讶,但去现场看这样一个拍摄过程,却可能相当无聊。有资深电影人说,电影现场,演职人员们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是“等待”。等待演员化妆、等待下一场拍摄、准备各种道具、等待剧组转场……粉丝现场围观的时候,这些剧组里日常非常繁琐但又比较真实的事件,对粉丝、观众而言是否有吸引力?如果没什么吸引力的话,粉丝们是否会觉得很无趣?
作为业内人士,对于这样一种号称“360度”的揭秘节目,还是颇感兴趣,毕竟现有的“探班”与我们业内真实的片场拍摄,完全是两码事。如果真实的片场对观众也能有吸引力,未来不失为一种在电影拍摄时就能与受众形成良性互动的好办法。
据说这次还将动用大型无人机直播航拍。对于一部青春校园题材的电影,并不是场面宏大的战争片,航拍能拍出什么?这是一个噱头,还是剧组要搞大动作?
从活动的宣传上看,这次活动还有一个“五屏联动”的卖点,当天将在电视、PC、手机、平板和影院五屏直播这一活动。在影院直播探班,时间长达6小时,除了整天舔屏的明星死忠粉,还有人会愿意在电影院连续看明星六小时吗?
不过,直播活动在8月10日星期一举行,星期一下午其实是影院的“空窗期”,据说大多数影院周一下午的上座率都低于10%,上座率低不仅意味着票房收入低,同时影院的卖品收入也不会太高。对于这种空闲时段,将影厅包场给企业,企业邀请粉丝到场观看,不仅在事实上提高了影厅的收入,粉丝的到来还有可能获得卖品的收入,相信这种活动未来影院将会乐观其成。
猜想二:明星会被玩坏吗?
据《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电影官方微博透露的消息显示,这次活动邀请的“围观”观众当然也包括陈晓等众多演员的粉丝,不知道他们面对偶象,会不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举动?
不过,事实上在电影片场,明星往往忙得七荤八素、自顾不暇,要接待探班的粉丝都未必有精力,何况是接待疯狂粉丝,同时还要与粉丝有大量互动。在参加一些真人秀、综艺节目、发布会或者商业活动时,明星们往往事先经过充分的准备,往往能有比较完美的表现。但像这种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的互动,明星们“露馅”的可能性大增,这时,或许更能表现出明星们真实的一面。
猜想三:互动起来,“用户思维”进行直播
在微博的推广海报、文案中,有一个点被活动主办方反复提及,那就是“互动”。据称,这次活动直播的全程都将开放实时弹幕功能,网友除了通过弹幕的方式评论、吐槽之外,还有可能通过弹幕的方式指挥直播镜头,用户想看哪里,直播镜头就指向哪里。
对于电影人而言,片场的拍摄过程,无疑是一个严肃的创作过程。据笔者混在圈内多年了解到的情况是,大部分导演、制片人都不太愿意随意开放探班,对于电影公司安排的探班行为,大多都持消极态度。
这种情况下,不仅要与观众互动,直播镜头还要被观众指挥,现场还能玩得起来吗?近年来,业内出现了不少强调“观众互动”的综艺节目,但有不少人揭穿称,节目存在很多“走形式”的地方。那么,这次活动,是否能不走形式,改成“走心”,或许将是一大看点。
在走心的基础上,这样的直播,到底能看到电影幕后的什么情景,是展示点皮毛,镜头都朝向了明星,还是真的展现了电影幕后的制作过程?
此次直播活动确实可谓是产业首创,可以说,跟此前所有的探班活动都不一样。笔者留意到,主办方的官方宣传中,几乎不提“探班”二字,可谓与“探班”划清界线。此风一开,未来会有跟风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