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这秋意绵绵的木屋里(刘兴杰)

(2018-09-16 14:25:18)


  http://s2/bmiddle/001vmJRTzy7nFGckbolb1&690

     
   http://s16/bmiddle/001vmJRTzy7nFFxzkZNdf&690


    

       婚姻的失败,让我彻底爱上了秋天。

爱的终极,嫁。是的,我是唯一嫁给秋的华贵女子,可以承担一切美景之约。

余秋雨的《中秋》提及黄宗江先生笔下悼念一位女诗人,有人说,是在悼念张爱玲,也有人说,是悼念美国的女诗人。悼念谁,在我,都不重要,但我一定是在《中秋》文,几乎过目不忘记下:“我有一间小木屋,仿佛是童话里的一朵鲜蘑菇,依附在百年老树上,撑着一把小伞,为我遮挡深冬的寒流仲夏的雨。我在小木屋里追忆、思考,假如人间的善恶爱憎无法分明,我宁愿飘浮在永恒冷寂的太空。”

秋天的木屋与我,似牛羊的圐圙。舍不得离开半步,通透微凉的风,如2012年的秋车站,渐行渐远的你,一次深深的回眸,摄人心魄,你半长不长的头发,自然卷曲,任秋风吹得颤动不已,构成秋美景中的最美。说好了不回头,我对自己说“不回头”的。就果真不回头。是的,很热爱,不留恋。你最初说过,为我在一块空地建一个蒙古包,蒙古包诗意浪漫温情,一点点深入,一次次观望,如同那次去大连途中,看见泛着亮光,高低起伏的波浪,原来是塑料大棚之赝。当我发现我的蒙古包是人生旅途的塑料大棚之后,当我发现蒙古族人的坟墓和蒙古包同样是白色的圆形之后,不再神往。

首选木屋。

http://s10/bmiddle/001vmJRTzy7nFFFU4tPb9&690

                                         梭罗的瓦尔登木屋

     
                                          http://s12/mw690/001vmJRTzy7nFFG12qf9b&690

 

早些年,向往过梭罗自力更生的瓦尔登湖畔的木屋,看他一笔一笔记录建造木屋的费用,流泪。简单的生活,其实不简单。梭罗的哲学靠文学实现其价值,在我意料之中。我常对文学之外的人讲:“文人的简单、单纯、直率。”你就信了。那么文学之外的你更“简单、单纯、直率。”其实,文学最讲“曲径通幽”的。

梭罗偶尔也去村邻聊天,一次次走在微凉的秋风中,但那秋风是如何吹动他的头发,通过想象仍毫无结果的。

梭罗的木屋我是见过的,中秋的木屋,褐色的落叶落在他的房前屋后,对,就是突泉的中秋季节的色彩,树叶有的黄,有的红,山根或某个避风角落还是绿色的呢。退休后,我驱车瓦尔登湖,好多文人都去过,余华也去过了。我想住上一阵子,把带去的食物吃光,把所有的垃圾都安顿好,写上一篇文字,贴在瓦尔登湖畔梭罗家的墙上,我喜欢把字帖满墙的感觉,延续木屋的故事。那么再来木屋的人就会惊呼:“刘兴杰来过。”

我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莫言也说过同样的话。

木屋为童话遮挡冬日的寒流夏日的雨。

http://s2/bmiddle/001vmJRTzy7nFFKp9UB91&690
                                                      杨银娣的木屋

       http://s2/bmiddle/001vmJRTzy7nFFKur3bc1&690
                                          雪域高原下的木屋
        
      http://s12/bmiddle/001vmJRTzy7nFFKTEvN1b&690

我的好友杨银娣《我的康巴汉子》一书中有康巴为她建的木屋,比梭罗的木屋大,有长长的木制梯子,从木屋一直引出来,是爱情的信物。这个比较浪漫,神往。梭罗是修行的话,那杨银娣就是奢华:“木屋,就像情诗一般搁在雪山下,欢欢实实地晾晒在爱情里。”康巴汉子在雪山下给银娣建造的木屋,在博客里,引无数文人为之倾倒,是的,包括一个我。当确认我的爱情之基不稳而轰然倒塌时,我就是我自己的康巴汉子。

我还是建议您再一次回看梭罗的木屋。秋天片片落叶下的木屋。再看一眼银娣的木屋。其实,我更喜欢把木屋建在两个大树中间,悬空而立,是从螺旋木梯走到地上的。

在这秋意绵绵的木屋里,我重回博客。我的确离开博客很久了,我去做了一项比写博客更博客的事儿,事做完了,又回到文字。文字既是我的经济基础更是我的上层建筑,文字是我的生产力。

木屋,黄金屋。

秋风从木缝自由来往,阳光从镂空窗洒进来,明亮亮的晃眼睛。文字结尾还是为您讲一个人的故事吧:她节俭,是为了骨子里那份更加的贵气,她是皇家后裔,是大汉的公主,经过2200年,来到2018年中秋,披一身阳光,在木屋,写下这篇博文。

 

                       刘兴杰简介(点击名字  即可看到全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