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心舟王东石是何时人?

(2014-02-14 13:18:12)
分类: 中华紫砂史

http://s15/mw690/001vlV1oty6GzWFBn8a3e&690

春节,孩子们走后,偶尔翻看了“梅调鼎与玉成窑”的故事,写作了“玉成窑创办于何时”,从实物推测出其创办于“同治八年之前、同治三年之后”,似比“大约创办于同治年间”稍感具体一些。

何心舟、王东石是和梅调鼎一起创办“玉成窑”的紫砂壶艺大家。从专家们认可的有纪年的壶品,我发现对何心舟、王东石的记载似乎误差太大。对于他们二位的记载,经典著作基本一致:“清道光至同治年间人”,韩其楼先生的《紫砂壶大全》还对何心舟标明了具体时间为18211874年,1874年为同治末年。

在写作“玉成窑创办于何时”一文时,我看到了光绪元年、五年的何心舟、王东石制作的壶,还找到光绪十九年(1893年)何心舟制作的一对花盆,盆上有赵松亭陶刻的铭文。紫砂花盆形制相同,平面近椭圆,口沿收,腹壁直。一只花盆上刻画有三顾茅庐的故事,并刻《梁父吟》“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诗句。落款“癸巳冬月,东溪生刻。”

另一只花盆一面刻有案前读书,上落款“东溪生刊”。另一面刻“熹风催嫩蕊,湛露渥繁枝”,落款“东溪”。两个花盆底皆有“曼陀花室”、“心舟”铭印。

癸巳年,前有1833年,后为1893年。东溪,即赵松亭生于1852年,因之,此“癸巳年”是1893年,为光绪十九年。

何心舟还有比此更晚的作品。《中国紫砂茗壶珍赏》的134页有著名的梅调鼎、何心舟合作的“秦权壶”, 壶上有“光绪、丁酉”款,铭文“载船春茗桃源卖,自有人家带称来。”(见《茗壶珍赏》134页)丁酉年,为光绪23年(1897),梅调鼎58岁(1839——1906)。王东石也有一件同何心舟“秦权壶”款式极为相像的秦权壶,并有“秦权”二字的铭文。从泥料看应为同时期的壶。(见时顺华《收藏指南》104页)可见此时王东石亦在世。

梅调鼎生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去世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梅调鼎于25岁(同治三年、1864年)之后创办了“玉成窑”,那时王东石、何心舟可能也是朝气蓬勃的年纪。从1864年到1897年,在梅调鼎58岁(光绪二十三年)时,他们共同度过了33年的合作时光。正如顾景舟大师所言“同治中期到光绪的数十年间”,梅调鼎、何心舟、王东石和一大批文人书画家创造了文人、艺人结合的典范。

由此可见,他们和梅调鼎的年纪相仿,都是“道光中期至光绪晚期”的人。这并不准确,但基本再现了何心舟、王东石的主要创作时期。

期盼有更具体的史料、实物出现,让我们对二位紫砂大家有更具体的认知。

                        

 杨世明于《金岛山寺》

                                2014年2月14星期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