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岩如”新说
(2013-10-24 10:29:35)分类: 民国史话 |
两个“岩如”新说
是邵云如,是蒋永西,还是他们都用过?
此时,蒋永西为何用这样的艺名?我以为原因在“1937年前后发生的两件事”。我们在调查时得知,邵云如仅享年48岁,生于1888年左右,于1937年前去世。1909年20多岁时,他的陶刻技艺已闻名乡里,且组织管理能力也很出色。1909年任“阳羡紫砂陶器公司”总经理,同年组织范大生、俞国良、江岸卿为清代最后一位高官、金石家端方定制了一批壶。其壶,现存故宫博物院五把,近年来,拍卖公司拍出四把;1910年又组织范大生等,参加“南洋劝业会”夺得了“奏奖”,荣获了“四块奖牌”。( 见新作《民国紫砂史话》)
邵云如于1937年前英年早逝,此时正巧“毛顺兴号”于1937年创办,并聘请任淦廷、蒋永西作陶刻技师。蒋永西感念老师的英年早逝,也为纪念恩师,便把老师的“艺名”接着用下去,让恩师的陶刻艺术发扬光大。紫砂史上,范大生的祖孙三代都用“大生”款传为佳话。蒋永西继承恩师之艺、之志,也应是一段美谈。
至于,蒋永西的拜师有两个版本,一说,蒋永西17岁拜邵云如为师;二说是蒋永西于1921年考入“利永陶工传习所”。综合二说,其师确是邵云如。邵云如是“利永陶工传习所”六老师之一,专职从事陶刻教学。蒋永西若17岁拜师,几年后又随恩师进“传习所”深造,也是可能的。范大生的大徒弟叶得喜,也随着师父进了“传习所”,还作了“助教”,对冯桂林的成长助力颇多。冯桂林从杭州回到宜兴后,还邀请大师兄叶得喜前来助阵。
邵云如用过“岩如”,他去世后,高徒蒋永西继续用“岩如”,愿恩师活在自己的心里,也愿世人永远记住“岩如”对紫砂陶刻技艺开拓性的贡献。
此为调查《民国紫砂史话》之一得,算作一说。
两个“岩如”新说
是邵云如,是蒋永西,还是他们都用过?
此时,蒋永西为何用这样的艺名?我以为原因在“1937年前后发生的两件事”。我们在调查时得知,邵云如仅享年48岁,生于1888年左右,于1937年前去世。1909年20多岁时,他的陶刻技艺已闻名乡里,且组织管理能力也很出色。1909年任“阳羡紫砂陶器公司”总经理,同年组织范大生、俞国良、江岸卿为清代最后一位高官、金石家端方定制了一批壶。其壶,现存故宫博物院五把,近年来,拍卖公司拍出四把;1910年又组织范大生等,参加“南洋劝业会”夺得了“奏奖”,荣获了“四块奖牌”。( 见新作《民国紫砂史话》)
邵云如于1937年前英年早逝,此时正巧“毛顺兴号”于1937年创办,并聘请任淦廷、蒋永西作陶刻技师。蒋永西感念老师的英年早逝,也为纪念恩师,便把老师的“艺名”接着用下去,让恩师的陶刻艺术发扬光大。紫砂史上,范大生的祖孙三代都用“大生”款传为佳话。蒋永西继承恩师之艺、之志,也应是一段美谈。
至于,蒋永西的拜师有两个版本,一说,蒋永西17岁拜邵云如为师;二说是蒋永西于1921年考入“利永陶工传习所”。综合二说,其师确是邵云如。邵云如是“利永陶工传习所”六老师之一,专职从事陶刻教学。蒋永西若17岁拜师,几年后又随恩师进“传习所”深造,也是可能的。范大生的大徒弟叶得喜,也随着师父进了“传习所”,还作了“助教”,对冯桂林的成长助力颇多。冯桂林从杭州回到宜兴后,还邀请大师兄叶得喜前来助阵。
邵云如用过“岩如”,他去世后,高徒蒋永西继续用“岩如”,愿恩师活在自己的心里,也愿世人永远记住“岩如”对紫砂陶刻技艺开拓性的贡献。
此为调查《民国紫砂史话》之一得,算作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