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白猫骑士-
白猫骑士-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57
  • 关注人气:8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说大家都在黑《攻壳真人版》

(2017-04-08 02:39:57)
标签:

杂谈

​​

​把《傀儡谣》听完才离的场,深感导演煞费苦心。在观影时发现观众分为两种,一种伸着脖子眼瞪的贼大,一种瞌睡连天。所以评价这片子得两说,不能一棍子打死。


网上的评价已经是一抹黑了,原著党们也是各种指点江山。只是拍成爆米花电影却完全符合我的心理预期,也就没必要再多抹一把黑。我觉得评价一部改编电影不能只靠那几分对老片儿的热情,还得知道改编的难处,所谓难处就在于“权衡”二字。能看出导演的心思才能算是个合格的观影者。让我们看看改编《攻壳机动队》到底有哪些难处。


首先,攻壳机动队1995版全球17个上映国家的总票房是228万刀。即便是95年这也算不上一个成功的数字。但因为后期的dvd成绩不错,再加上直接催生了《骇客帝国》,才引起了一小部分人的青睐。由于《攻壳》最宝贵的闪光点在于哲学的思辨,导致这片子注定小众。直到真人化之前大部分老百姓人还是不知道有《攻壳》的存在的。为了打响知名度,为了好莱坞,怎么办?请斯嘉丽约翰逊。

http://wx3/large/5235e937ly1feenom4g7qj20zk0m8n54.jpg


  请了斯嘉丽问题又来了:你怎么圆一个高鼻梁老外叫“草薙素子”这一东洋名字这事儿?

有人说:“干脆找一个日本演员演嘛~” 抱歉,不敢看。如果这片儿用了日本演员又会有一股浓浓的特摄片儿的味道。 (我蛮喜欢特摄片儿的,但是电影就…)

http://wx1/large/5235e937ly1feenrtj0ugj20dw05sglt.jpg

演员明显是高鼻梁的白种人比较上镜,好莱坞给我们几乎完美还原外形的斯嘉丽约翰逊版草薙素子(外形上)。那编剧只能给素子的身份加以解释,即 “素子是日本人但是换上了老外样子的机械身体”。也就有了素子找名字的这段戏。其实也没有什么更高明的手法了,用揭示的手法去解释算是比较保险。我要是导演就会无耻的完全忽略这个问题,“老娘是美国人但就偏爱日本文化你管得着么~”。现在看来为了合理性牺牲了剧情的主题和内核,的确划不来。


  再次,牺牲主题和中心思想这件事,绝对是导演和编剧们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平添了素子找名字的桥段导演索性充分利用。《攻壳电影版》的主题是:你是谁,过去造就的你,还是你造就的你。而《攻壳95版》讲的是:灵魂是什么,生存的本质是什么……老子上了一天班抽空看个电影放松一下,你却跟我讲生存的本质是什么……生存的本质难道不是赢取白富美变成ceo么,讲这些管我p事啊!来来来,导演你过来我给你讲讲人生行不行(笑)。大家还记得《银翼杀手》吧,片儿是好片儿,想传播的思辨效果和《攻壳95》相似,喜欢归喜欢。但这片子也有他的毛病:非常催眠。其实大部分人对电影院的心理定位就是个休闲娱乐场所,尤其是这个年代,电影院内会摆抓娃娃机的年代,电影只能是娱乐的电影。导演和编剧深知这一点,在逼格和票房间他们妥协向了票房,如果没了票房就没了后续,考究党们连考究的机会都不会有了。所以导演选择了“战略性low化”,把主题定在了“找名字“和“找自我”。毕竟“找名字”理解起来比“灵魂是什么”容易的多。

http://wx1/large/5235e937ly1feenxk6odxj218g1uo7wh.jpg

  然后,作为一个动漫行业的从业者。要告诉大家的是“动画”和“电影”这两种载体其实是不一样的。看似都是镜头组成的影响作品,但实际的感动点不同。动画的感动点在于动画的画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呈现。当知道眼前的画面是动画匠人们一点一点动手画出来的那一刻,你会惊叹于他们高超的绘画技艺和对生活的观察归纳。即便是一个简单的走路动作,当你看着身边的人能一笔一笔画出来的时候,你一定会拍手称赞。而“电影”的感动点在于导演的拍摄手段,画面和情节的协调能力,以及演员的演技。看完后你的第一反应会是“XXX演的好棒~或 XX导演功力真厚。”

但如果让电影完全还原动画的感觉,就会感觉十分奇怪。因为动画中角色做的动作,对于现实中演员来说并不难。范例就是日本五花八门的动画真人大电影。当真人的成步堂用手指向前方念出那句“异议あり!”的时候,你一定会想冲进拍摄现场给这哥们儿两耳瓜子。我脑补了一下把《攻壳95版》一镜未改 直接真人化的画面,啊,好想睡。电影院估计会睡一片。

http://wx3/large/5235e937ly1feeo1sw12lj20dw07vwer.jpg

http://wx2/large/5235e937ly1feeo2t3mgxj20dc07it8m.jpg


  所以我不认为《攻壳真人》的导演和编剧们像有些评价中说的那样朽木不可雕也。反而是觉得他们一定是在押井守老爷子的思维上下了功夫,然后选择主动放弃。只是盘子大了,身不由己。有些评论只是为了凸显自己看过老版本的优越,觉得自己参透了押井守老爷子的真谛是多么别具慧眼。你想想你都能想明白的事儿,人家好莱坞的导演和编剧想不明白嘛~ 你咋不在好莱坞咧?就算是迈克尔贝的墨水也比你装得多你信不信? 


  最后站在电影的角度评价一下《攻壳电影版》。


总得来说还是很有特色的,尤其是还原了那种老赛博朋克的味道,视效上可以给个高分,和这几年好莱坞差不多的概念设计相比算是耳目一新。悬疑也恰到好处,很多地方虽然似曾相识,但总归还中规中矩。

对老观众十分友好,一些场面和细节可谓百分百还原,尤其是坦克和少佐的打斗,真的,我给五星。斯嘉丽的素子真是好看,还把素子那身‘硬“劲儿带出来了,走路大步流星,缩着脑袋什么的。至少是形似吧,也算难得。总体叙事平稳,虽然没太多精细但算得上工整,不会让观众有过大的心理落差(说实话这点蛮难的。) 


缺点也明显:这只是个形似的《攻壳》。刚刚已经说过中心思想的偏离可能是导演的策略,这里只想说说素子还有傀儡师。


电影版的素子不像素子,因为给素子加入了多余的感情。原作的素子是冷静的刚毅的,电影中却多了些迷茫和脆弱的人的感情。真正的素子不会在意她叫什么这种小事,因为她经历的实在太多了(少佐可是连自己是男是女这种事都不会在意的人啊~)。少佐对自己的过去有质疑,表现出脆弱的一面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心理层面需要足够的铺垫才能充分诠释,否则这种担忧会变的失去说服力。什么过去都没有的也,也就无需担忧。真正的少佐是这种性格才对·。

http://wx3/large/5235e937ly1feeomcxhrxj20go0b3t9m.jpg


傀儡男变成了多个boss的复合体。看过攻壳全系列的朋友不难发现,电影中的傀儡男是集合 ‘傀儡师’ ‘’笑脸男” “十一人”与一身的反派。这不免让人担忧后面的电影续集怎么办。总觉得导演想往这一部电影中塞的东西太多,这让电影透露出一股不自信的感觉。本可细水长流,这里却变成了大杂烩,可惜可惜。

http://wx1/large/5235e937ly1feeohhrr05j20go09d0ty.jpg

http://wx1/large/5235e937ly1feeoiwgn60j20jg0agaa8.jpg


最后就是北野武……每次看到他出场都特出戏。荒卷科长在原著中其实是个很重要的角色,担任着社会高层与九科沟通的桥梁,可谓见多识广深谋远虑。老爷子根本没好好演,整个一玩票。最后把反派杀掉那一幕让我觉得这根本不是荒卷,这就是北野武本人。一疯子。这两年北野武可谓是票房毒药,客串也好,拍的片儿也好。没有一部算的上是正儿八经的电影。毕竟他本人性格就是这样,一辈子都在玩票,只是这次玩到了攻壳里,对他的反感又多了一分。

http://wx3/large/5235e937ly1feeo6bui3vj20dw0asglz.jpg


出电影院的时候和我同看的朋友说,虽然不明白说的啥,但挺好看挺过瘾的啊~。其实从商业角度看,这片子方方面面都到位了。既然拍成了真人电影,也就是说这东西也不只是拍给老粉儿的。其实我觉得蛮好,这样就行,气的直拍大腿的那种心情完全不会有。如果有第二部,我还是会屁颠儿屁颠儿的跑去看的~。如果还有的话……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