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凌厉的社会现实比台词更“露骨”
文/夜晨光影
前几天,南京空中飘起了大雪,气温骤然变得很冷,早晨起床之后,我于是乎浏览了一下今天的新闻,在热门搜索排行中,看见“蜗居”一词赫然排在第一。房子现在其实是很多工薪阶层人士关注的话题。
庸常生活的某一天,有部不仅是拍给师奶们的电视剧闯进了你的生活。当它用棱角分明、风情媚人的个性化台词冲击你的视听神经时,尘世中劳碌而敏感的你,会因此怦然心动吗?比如“只要一涉及钱,理想就变梦想了”,“人情债,我肉偿啦!现在开始步入职业二奶的道路!”,“我贱贱地爱上了你”。
《蜗居》这部由六六同名小说改编的生活题材剧掀起一阵观众讨论狂潮,“房奴”“小三”、“贪腐”随着这部电视剧的热播成为了观众们热议的话题。我强烈建议大家要是有空的话真的可以去看一下,很现实,也说出我们的心声。《蜗居》现在在社会上还是引起了不少的波动,为什么一部电视剧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鸣?原因就是因为他写出了大家内心深入的东西。
中国的老百姓们似乎都有着浓厚的“房子情结”,大家都觉得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房子,才算拥有了自己的家。于是乎,“房奴”成为了当今社会上的一支“生力军”,且其队伍还在不断壮大中。
《蜗居》中的海萍和苏淳为了能和自己的宝贝女儿住在一起,砸锅卖铁、拼命捞钱,终于挤破了脑袋成为了房奴队伍中的一员。可是,就为了这么一套房子,却赔进去了妹妹海藻的爱情和子宫、妹妹情人宋思明的生命以及苏淳自己在工作中的清白。如此的代价,值得吗?
其实究其内里,房子只是这些惨剧发生的导火索,而真正让剧中人物灭亡的则是每个人被房子引发出来的强大“欲望”——海萍为了房子和孩子所产生的物质欲望、丈夫苏淳为了在老婆面前抬起头来所产生的赚钱欲望、妹妹海藻被“万事通”情人惯出来的惰性欲望、情人宋思明对女人和职权的贪婪占有欲望……这些欲望使得这些人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深渊却无法回头,当惨剧发生一切恢复平静的时候,我们才更深刻的理解了那句老话:知足常乐,平淡是福。
除此之外,《蜗居》更是大胆的涉及了“小三”、“贪官”等敏感话题,不同的是,它没有一味的去批判和说教,却是描写出了其中的情感变化以及种种无奈,让观众产生的感觉是“同情”而非“鄙视”,最终随着悲惨的结局化成一声叹息,如此的警戒作用比直接批判的手法不知好出多少倍。
就是这样一部电视剧,将现代人的生存现状赤裸裸的摆上了荧屏。真实且残酷的剧情引发了我们对理想与现实、对爱情与现实的深刻反省与思考。
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看了《蜗居》后有了新的困惑,我们在追求什么,又在逃避什么?一部关于住房问题的电视剧,却包含了:爱情、生活、婚姻……


《蜗居》之爱情
看罢此剧,我也很难清楚的知道,海藻爱的到底是小贝还是宋思明。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个男人都是真的爱她。小贝清澈如山泉,他的爱是无私的,却是无助的,毕竟破镜难圆,勉强粘好也是有裂缝的。宋思明的爱可以说是自私地,有着强烈的占有欲,他可以要求海藻跟小贝分手,让她只属于他一个人,而自己却可以跟妻子女儿有一个幸福的家。海藻只是无力的反问,是不是女人就应该比男人大度?一边是帅气可爱单纯的小贝,一边是成熟稳重又略带神秘的宋思明,也许她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到底爱谁。最后望着下雨天,她想的是小贝,也许此时宋是她最不忍翻开的记忆吧……这就是《蜗居》中的爱情!
《蜗居》之生活
在这个社会上,到底有多少个像海萍一样为房子奔波的人,不知不觉大家都沦为房奴,一辈子就为了寻找几十平米的安身之所,我们的人生在现代经济的刺激下,渐渐变质,越来越庸俗。海萍说:走在街上,人潮拥挤,不是自己在走,而是人流在推着你走,想停下来都不行。海萍的经历真实得让还在象牙塔温居的我们恐慌起来,我们不是奋斗里面的陆涛,一毕业就蹦出个有钱的老爸来帮忙。不过也有人像杨晓云一样,有个老妈存了点积蓄替自己买了房。可我相信大多数人会像海萍,没有背景没有基础,想蜗牛一样在偌大的城市喁喁爬行,我们心存着梦想而奋斗,却不知不觉迷失在自己的梦想中。坚持,我们不知听过多少次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海萍一直在坚持,为了房子,也可以说是为了一个家,在十几平米的小屋里坚持了7年,不知道海萍到最后算不算成功,我想应该算吧。宋思明无疑是聪明的,对什么事都胜券在握,在他松开方向盘的那一刻,我明白了原来有些事是永远无法把握的,神算子也无法算到自己的归期。跟房地产商周旋的李奶奶,十足的一老江湖,那份自信跟宋思明相比也丝毫不逊色吧,可是谁料到呢,命运弄人,李奶奶倒在了老房子里……这就是《蜗居》中所谓的生活!
《蜗居》之婚姻
关于婚姻,这是个沉重的话题,特别是对女人。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如果宋思明不是当官的,恐怕早就跟家里的黄脸婆离婚了吧。就算是自己明明深爱着海藻,还是要在妻子面前真切的说自己只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逢场作戏?女人往往会逼自己相信这样的谎言。究竟婚姻的坟墓是情欲还是拜金?不能不说像海藻这样的小三还是少数的,大多数人还是为了银子,无论出于怎样的目的,我想结局应该不会好到哪儿去吧。最后一集中,宋妻找到海藻的住所,静静地看着这里的一切,轻轻抚摸那套自己早就中意却舍不得买的桌子。现实往往让人痛心,结发妻子与丈夫共患难,年轻的时候一起拼搏共同奋斗,而有一定成就以后,来分享这些的却是另一个女人。于是她盯着海藻的大肚子,里面是自己丈夫与这个女人的结晶,她发狂了……婚姻,是我们这一代而言,是既向往而又畏惧的,大量剩男剩女的涌现恐怕不是一时的社会现象,对婚姻的失望加重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可是这样打着爱情的旗帜随心所欲,却是道德所不能容忍的。这就是《蜗居》中所表现出的婚姻!
《蜗居》之见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觉得自己不似小时候那般爱憎分明了,如果换做几年前,我一定会不屑海藻的做法,讨厌宋妻最后对海藻的残忍,更深恨宋思明的行为。可是现在我更多的是对剧中每一个人的理解和同情,更加相信凡事事出有因,他们无法把握自己的人生,这是剧中人的无奈,也是我们这些看客的无奈。但是人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埋单,这样的代价与昔日的激情孰轻孰重,相信我们心中早就有了答案。《蜗居》是我看过的最现实的一部电视剧,因此才会平生这么多感触。真实的东西往往比较残忍,看完之后,我有种被掏空了似的怅然若失,我希望这部剧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份自我的检视,而不是一些肤浅的看客。婚姻是一种责任,难道不是么?我们除了爱情是不是应该还具备其他的优秀品质,譬如责任感、亲情、爱心等等?
《蜗居》展示了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很现实很冷酷。它让我感受不到家的温暖,为什么还叫蜗居?!也许,我们正在寻求一种蜗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