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针剂后婴儿为何频频死亡?

标签:
男婴死亡暴毙疫苗齐鲁电视台四小花旦杂谈 |
分类: 新闻聚焦 |
注射针剂后婴儿为何频频死亡?
书匀
前几天,我在博客里记录了聊城东昌府区一个四个月大的男婴注射HIB疫苗后突然死亡的新闻事件。但前天,还是在聊城,一个男婴打完感冒针后也意外夭折了。
这个死亡的男婴,名叫刘志健,是一对双胞胎中的哥哥,胞弟名叫刘志康。家人的愿望就是希望两兄弟能够健康成长。今天凌晨一点多,小志健突然发高烧,他妈妈赶紧抱着他去了村里的卫生室,但就在村医打完感冒针一小时后,志健开始抽动,很快停止了呼吸。
志健的爸爸赶紧去找门诊的医生,却死活叫不开门。无奈之下,只能报警。后来给孩子打针的村医说自己的针剂是从当地医药公司那边直接拿货,不可能有问题。说到孩子的死,村医委屈得捶胸顿足,说“都是因为自己心太软,当时一看那孩子发烧非常厉害,就知道肯定活不成了。要是让他们走,愿意死哪儿死哪儿,就不用责任了。自己心软,想给孩子打上针尽力挽救一下,却好心被当成驴肝肺,反被赖上了!”这名村医更加出惊人地说,这个孩子的死给全村村民带来了灾难,有了这次教训,以后再有这种事找他,他绝不会再揽这种活,任其自生自灭。
对于两个孩子的死亡,前者是注射流感疫苗,后者是发高烧打感冒针,虽然有区别,但却都是在注射针剂后短时间内突然出现不良反应并且快速死亡。对于婴幼儿感冒的预防和治疗,本来应该不算医疗难题。而两例死亡事件中,医生也都表示自己的医疗技术没有问题,称药品来自正规渠道,那么我们是否要仅仅把这两个事件当成一种偶然、巧合,认定刚巧是孩子的体质、免疫力太弱,个体自身不适应针剂或者病情太重,即使不打针也会死亡,还是说需要在查明这些药品质量问题的同时,相关部门能够深度检索一下整个医疗链的各个环节,避免类似的悲剧再度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