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径山,漫游同安寺

(2013-05-20 18:16:21)
标签:

文化

良药

单位

碑记

陶器

分类: 径山走读

 

                         走进径山,漫游同安寺

 

    同安寺在径山寺的正北,南比邻径山湖(四岭水库),海拔304米。

    因为朋友的父亲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脱离单位在同安寺出家,朋友想去同安寺看看。而自己也已经有两年多没有上同安寺了,据说前年住持释本定已经去世,不知现在的同安寺怎么样了,也想去看看,于是乘着休息天上了同安寺。上山的路崎岖不平,呈之字形的道路盘旋,大小有15个弯,个别的是360度的急弯,没有一点胆量与车技是不敢开车上去的。

    车停一小平台,迎面是一座千佛塔与两座高低不一的香炉。站在高坡,寺庙不大,新建了寮房,天王殿还是那个样子。我们先经放生池,看到了不少乌龟,看到了方竹,没有找到无尾螺蛳,再到钟亭,每人敲了三下,引来和尚招呼我们。然后到天王殿参观,助缘。

    寺庙有些冷清,我们只看到两个人,都是福建福鼎人,是径山寺戒兴师傅的同乡。一个很年轻,在此出家修行;一个比较年长,流失左右,在帮助管理寺庙。年轻的和尚叫释定宏,长得很俊,也很热情。定宏师傅带我们去他茶室入座,泡上一壶正宗的福建白茶,我也拿出自己的磨茶。打坐,喝茶,聊天。

    茶室布置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墙的四周挂了一些书画作品,其中一幅写的是由径山寺监院戒兴书写的径山第三十七代住持偃溪广闻的《答日本国丞相令公》:“人言千里本同风。何似如今一信通。万浪千波浑不涉。新罗元在海门东。”可见我们寺院的和尚是了解径山寺历史的。一幅是石羽书写的“山鸣谷应,风气水涌”。一幅是径山寺法涌书写的“度一切苦厄”。有一幅模样落款,估计是定宏师傅自己写的:“万事天来莫强求,何须苦苦用计谋。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身看后头。”“值得一提的是,墙上还有一幅图,是《都市快报》刊登过的《望海潮》,说明和尚也是心系天下的。

    同安寺是1996年被批准保留为一个宗教活动场所。住持是释本定,江苏启东人,1996年来同安寺,直到去世,在同安寺修行十五六个年头。此前,他在德清的一个寺庙修行。当年与本定师傅同来的还有两个人,是一对母子,湖州德清人,儿子当时只有23岁,出家当了和尚,母亲吴美丽一直陪伴他,吴居士的丈夫是德清邮政局的领导。小和尚曾经生病,无法医治,吴居士听说本定师傅会针灸,就将孩子送了过去,而本定师傅真将孩子治好了,但也留下了难言的遗憾,吴居士认为,这孩子的命是本定师傅给的,就让孩子随本定师傅出家了。本定师傅去世后,吴居士母子也离开了同安寺。我最后一次见到他们三个是在2010年4月。

    茶室出来,没有去庙后寻塔,沿左边道路上了石阶,抬头就是一座宝塔,似铜铸一般。周边林深树密,岩石裸露,巨石叠峦,径山湖尽收眼底。往下走,便是同安天门。一块巨石压着两块巨石顶部,形成一个门洞。据说,顶上的巨石是方腊举事前放上去的。

    1996年我们在同安顶上发现了四座和尚的墓塔,2010年法慧和莲城的墓塔尚在,其余两座没有找到。“法慧禅师塔记”为我们保存了一份同安寺的历史资料。莲城和尚有塔但没有碑记,法慧禅师有塔有碑记。法慧禅师的墓塔墓地规模不算小,也考究,只是他是哪里人,俗姓什么,他所属的云栖派是哪支,有没有语录或诗词留存,均不得而知,无从考证。今把其碑记记录在此,供有兴趣的朋友研究:“双径之北有同安古道场,乃天启朝一轮禅师开创,置有山产,嗣光远,其塔在庵之西,师系云栖派也。相传四世于康熙已未遭祝融之变,迨五世孙法公心公苦守重兴宗风后振焉,今七世孙募建灵塔勒石以志。苕水法弟 鲍栻吴林 拜纪 康熙甲午嘉平上浣日 侄觉普 孙果圆 仝敬立 ”。我觉得这个碑记不好读懂。第一,天启朝(1621-1627)是指明朝,昏庸的朱由检当皇帝的时候,同安古道场首创于天启年间,差不多就是宋奎光辑《径山志》的时候。查遍手头的志书,没有关于径山同安寺的一点记载,《碑记》成了最可信的实证。第二,康熙甲午年是1714年,而“康熙已未”年是哪一年?“已未”、“巳未”、“乙未”、“己未”?当是“己未”,1679年。可以理解为“己”“已”错刻。1679年,同安寺曾经遭遇一场大火。第三,法慧禅师塔在寺的东北,记载却说是在庵之西,不符实际;也可能以前的同安寺不在今天的位置,会不会在兰花坪附近?第四,法慧禅师,属于云栖派,那就是明末四大高僧云栖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之云栖莲池(1535—1615年)的再传弟子了。这说明,同安寺属于华严贤首教源流。《宗教律诸宗演派》收录了宗(禅宗各派)、教(天台、华严)、律(南山)演派的辈分,贤首教“自唐初杜顺帝师,阅华严经得道,传教与云华大师,云华传与贤首法师,为贤首教第一世;贤首传清凉澄观国师,清凉传圭峰宗密大师,为第三世。演派二十字。自圭峰传二十二世至云栖莲池袾宏大师立云栖派二十字:果与因交彻  心随境廓通  玄微机悉剖  理性妙咸穷。柏亭法师续演六十字:忆念常清净  闻思悟睿聪  戒定忍慧力  万善总归功  华藏圆融观  安养圣贤宏  寿光照无量  能仁教道隆  京兆总持旨 海印炳现胸  如勤静思虑  永振祖家风。”而法慧禅师属于云栖派几世则无法厘清。我推测,法慧禅师与闻谷广印是同一个时期的人。

    除此而外,寺庙里应该还有一些东西值得留意。一棵两百年左右的桂花树依然枝繁叶茂,一个石水缸尚在,一个陶器香炉已经不见了。

    同安寺周边竹木齐全,半山腰是一片苦竹林,苦笋正长。我们采了一些,准备拿回家做菜吃。不用担心苦,苦口是良药。   

 

 http://s8/mw690/52333677gdd2715d22ef7&690

http://s5/mw690/52333677gdd2716b99a34&690

http://s4/mw690/52333677gdd271937e6a3&690

http://s13/mw690/52333677gdd271c07a31c&690

http://s16/mw690/52333677gdd271cfbacdf&690

http://s1/mw690/52333677gdd271ea3ef50&690

http://s6/mw690/52333677gdd2720150085&690

http://s13/mw690/52333677gdd2721d9e92c&690

http://s2/mw690/52333677gdd2723966061&690

http://s1/mw690/52333677gdd272523dcb0&690

http://s12/mw690/52333677gdd272691a00b&690
http://s8/mw690/52333677gdd272f6f5ab7&690

http://s11/mw690/52333677gdd2731573f4a&690

http://s5/mw690/52333677gdd2733bde894&690

http://s2/mw690/52333677gdd2735c51821&690

http://s1/mw690/52333677gdd27378e85e0&690

http://s5/mw690/52333677gdd273901efd4&690

http://s6/mw690/52333677gdd273af8f595&690

http://s13/mw690/52333677gdd273d713a9c&690

http://s5/mw690/52333677gdd273fe6a8c4&690
http://s3/mw690/52333677gdd2748e5e432&690

http://s14/mw690/52333677gdd274b2d480d&690

http://s3/mw690/52333677gdd274c1c0b82&690

http://s5/mw690/52333677gdd274dd21c54&690

http://s7/mw690/52333677gdd274f8be606&690
http://s9/mw690/52333677g7c83ef03ee38&690

http://s9/mw690/52333677gdd27577f4f28&690

http://s2/mw690/52333677gdd27598b9a21&690

 

http://s6/mw690/52333677gdd27e3dcf025&690

http://s3/mw690/52333677gdd27e837c1c2&690

http://s13/mw690/52333677g7c83fdfba72c&690

http://s10/mw690/52333677g7c83fe648029&690

http://s3/mw690/52333677gdd27f397a2d2&690

 

http://s2/middle/52333677g854d72a02521&690

http://pic.kaixin001.com/pic/photo/11/81/5399511_97118172.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