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耻于说青春很寂寞
(2012-06-22 21:19:21)
标签:
刘同青春赛德克·巴莱耻于初入职场校园 |
分类: 人生感悟 |
有很多人问过我,怎样排解青春的孤独和寂寞?每次我都闭口不言,因为我从来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直到有一天,寂寞、孤独开始找上我,使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我才体会到那些朋友的感受。
在这个叫做“寂寞青春”的怪圈里,我像被扔进了洗衣机一样,被甩来甩去,搅来搅去,终于,这架青春的“洗衣机”坏掉了,我被清洁地呈现出来,我突然有种被骗、被羞辱地感觉——什么破青春,你凭什么来摆弄我?!而另一面,我对自己说——你这个孩子,好傻!
我相信大多数经历过青春的人都会有这种感受。寂寞出现之时,我们深陷其中,觉得自己特文艺的同时也觉得好焦躁;而当寂寞过后,我们又会觉得那些因为它而荒废的青春岁月是多么可怜,回想青春时,一派苍白和老态龙钟。
我想尽了一切对付寂寞的办法,比如喝酒,比如和朋友聊天,比如看休闲书,比如唱歌,所有这些具体到方法论的东西都不能让我从根本上获得解脱,直到有一天,寂寞离我远去有一段时间了,我才发现,每个对青春有所寂寞的人,都应该树立的一种观念是——我耻于说青春很寂寞,所以我想有自尊地过活,不遗憾、不后悔、有尊严。
是某一天,我采访光线传媒的职场达人、著名作家刘同,我突然问他这样一个问题“在你初入职场的时候,有没有也看过职场类的书籍?”刘同大笑,说“我哪有时间啊?我那时每天忙得要命,脑子里满满地都是怎样解决面前出现的问题。我觉得那些需要看职场书的人,都是一些比较闲的人,忙得人哪有时间做这些?”后来我又在柴静采访《赛德克·巴莱》的导演魏德圣的片子中听到了魏导类似的话——忙起来,哪有时间想别的?
于是,我找到了寂寞的原因——我们太闲,至少是心太闲。想想我们那些快乐的日子,都是有所做,有所成的日子。我们总爱说的一句话是“累并快乐者”,其实这句话有多么徒劳无功,换句话说,不就是“没有寂寞就是快乐”么?所有的寂寞,所有的不安定,所有对自我的怀疑,统统来自于对时间的无视,对自我的浪费。
我听到过一些人在表达她们梦想做明星的原因是是因为明星的生活很充实,很新鲜。其实,仔细想来,我们常人的生活应该比他们更值得羡慕,他们至少太多的时候被安排,迫不得已,而我们几乎全部的时间都可以自己操纵。我们完全有能力让我们的生活充实、新鲜,有光亮。
我享受那些细微的小事,它们常常让我感到满足。哪天,身累了、心倦了,我们给自己煲一次汤,而不是躺在沙发上胡思乱想;哪天,我们看休闲书觉得日子浮华而空洞时,不是把自己放逐在对梦想的想象中,而是从具体的,哪怕学会化职业装开始,马上采取行动。哪天,我们觉得和周围的人关系紧张时,不是抱怨人情的冷漠,而是向前辈请教与人相处的技巧。行动永远胜于想法,但思想和行动同等重要,而我们的小情小调,永远无法完成从“想法”到“思想”的转变。
尽量少得时间留给自己,这很重要。有了想法,要立刻行动。
“每日三省吾身”是一种境界,在我们连自己的时间都不能把控的时候,先不要这样要求自己。因为这时的反省,更多的是自责、自卑、自欺和自负。我们宁愿年轻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像个无头苍蝇似的,遇到伤害,会犯错误,在跌跌撞撞中成长,直到有一天学会和自己相处,平静地相处。
就像是谈一场恋爱,不要去想该怎样表白,不要去想以后会不会在一起,什么都不要想,喜欢就去追求,去全力地对TA好,因为唯有这样,你才不会后悔在这个有爱的过程中的分秒。爱情在相处中才有味道,才能学会爱与被爱,它不应该在我们的脑中纸上谈兵,那样一点都不美好,还会让我们畏葸不前。
事实是,我耻于说我的青春很寂寞,因为它如同我说——我的青春无所事事一样,而这会让我连虚荣的尊严都没有。
直到有一天,我相信,我们有能力说——我的岁月没有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