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伪渊博”生涯
(2011-05-18 16:50:07)
标签:
少儿功夫不负有心人读书笔记报刊题目校园 |
分类: 私密随感 |
小的时候,我很不喜欢读书。可当时,我周围的小朋友们的父母经常给他们读一些故事或者是文章,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就互相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趣的东西,我因为调皮,父母要给我讲故事,我都是排斥、不想听的,更不要说自己看书了,所以,每次和他们在一起,我都感觉自己特别笨。最让我难过的是,有一次一个小朋友竟然告诉我他妈妈说不读书的小孩都不是妈妈亲生的。当时,我回家便哭了,我想我要做给他们看,证明我也是个好孩子。
那时候,家里订了很多的报刊,给我提供了一个“进步”的平台。每次杂志一到家,我就第一个冲上前去抢过来,拿到书房里去读,父母还为此感到莫名其妙。我到书房,把报刊的目录中的人名,偶尔也会加上文章的题目,快速扫描到我的大脑里,也是幸运,我的记忆力那时候超强,于是,我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一本杂志读完。如果时间充裕,我就会跑到父母的房间,让他们来考考我,由于父母根本没来得及看杂志的内容,所以在我的央求“被考”下,他们只能问些很表面的问题,比如,某某文章是谁写的或者某某作者写了那篇文章。这些东西当然不在话下,我便不假思索地讲给他们,他们大为惊叹,如此几次,他们便觉得我是天才,在众亲朋好友之间一时传为佳话。遇到亲戚朋友,便会给我一顶“才女”的帽子。
说来也怪,这顶“帽子”竟然传到了学校,老师、同学也是用同样的态度来看我——无比崇拜。记得那时,全县举办背诵比赛,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背诵一百篇小散文。每个学校派出一个代表参加。老师们一致认为:由我来代表学校定能夺得荣誉。当时或许真是因为虚荣心过于强烈,我竟然连推辞都没有便答应下来。可当我真的找来文章开始背的时候,我才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的简单。别说是一百篇,连二十篇在那个时间段内把背下来都有困难。于是,我不得不开始想别的办法,看有没有捷径可走。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发挥我记标题和作者的长处,先找不到一百篇文章,把标题和作者背下来,而里面的内容全部由我自己构思好,到时候临场发挥。虽然去考场时战战兢兢,但是当时发挥得还不错,考场老师也很理解学生,抽查的题目基本都是“我最喜欢的老师”“我的好朋友”等非常容易即兴发挥的题目,我很顺利的通过,获得二等奖。这一次,更激发了同学们对我的崇拜之情,以后有什么文学活动便都让我参加。而我在心里却也高兴不起来了。
长久的投机取巧也不是办法。于是,我暗下决心,还是踏踏实实地积累吧,虽然艰苦,但也总比心里折磨要好很多。我变重新找出家里的报刊,一点一点地阅读,做了很多的读书笔记,虽然偶尔在参加比赛的时候,我还会投机取巧地用一些“特殊”的办法,但是,随着我阅读的增加,我能发挥的余地也越来越大,即便是投机取巧,方法也比以前更高效。
到现在,我还不敢忘记的就是阅读,虽然已经足够的繁忙,但我还是坚持每个星期阅读三本书,多了不读,少了也不可。其实,现在想来,如果当时不是为了虚荣,也许今天我就会和阅读、写作无缘。到头来,还是虚荣,带给我一个爱好,也让我的人生得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