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寂寞问花神
(2023-05-08 07:14:06)
标签:
转载 |
《草丛遗珠》
翻看旧时的小文字,象看映着霓虹,挂在车窗的雨珠,更象是在草丛翻出儿时遗落的玻璃珠子。
又去想那句评述:有一点矫情,有一点张狂,意境是美了,但象是武打片人物拿着架势出场的情景。
说得还真是那么回事。
不管怎样,总是自己当年写下的,好赖都是它了。
《秦时明月》
读中学的时候就有人笑我矫情:秦时明月汉时关,你见过吗?你见得着吗?
向往古风。
渴望一身战甲,横刀立马,沐一身冷月当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归于古时,没准我真能成为外敌闻风丧胆的悍将哩。
《暗夜》
其实很早就喜欢这个词。
暗夜不是漆黑,不是伸手不见五指。一定有光,这光甚至可以是七彩的,华丽的。
但灯一定很远。江河的对岸;高楼的顶端;或是城市霓虹的边缘……
募然回首,谁人犹在灯火阑珊的暗夜,淡淡地笑。
《纳兰》
第一次接触他是在梁羽生的小说,能让我们英姿飒爽的天山女侠日思夜想,甚至在洞房之夜还难于割舍的才子,会是哪般模样?
后来读了很多他的文字,再想起他,便有了这词:遗世。
遗世。一匹瘦削的老马,衣襟带风。眼睛,该是睿智,温和,而又落寞的吧。
我知道自己离这样的形象很远。
五台山上的鲁哥哥,真有了颗纳兰性德的心,想来是不免有些滑稽的。
《寂寞问花神》
又去想那句评述:有一点矫情,有一点张狂,意境是美了,但象是武打片人物拿着架势出场的情景。
说得还真是那么回事。
不管怎样,总是自己当年写下的,好赖都是它了。
《秦时明月》
读中学的时候就有人笑我矫情:秦时明月汉时关,你见过吗?你见得着吗?
向往古风。
渴望一身战甲,横刀立马,沐一身冷月当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归于古时,没准我真能成为外敌闻风丧胆的悍将哩。
《暗夜》
其实很早就喜欢这个词。
暗夜不是漆黑,不是伸手不见五指。一定有光,这光甚至可以是七彩的,华丽的。
但灯一定很远。江河的对岸;高楼的顶端;或是城市霓虹的边缘……
募然回首,谁人犹在灯火阑珊的暗夜,淡淡地笑。
《纳兰》
第一次接触他是在梁羽生的小说,能让我们英姿飒爽的天山女侠日思夜想,甚至在洞房之夜还难于割舍的才子,会是哪般模样?
后来读了很多他的文字,再想起他,便有了这词:遗世。
遗世。一匹瘦削的老马,衣襟带风。眼睛,该是睿智,温和,而又落寞的吧。
我知道自己离这样的形象很远。
五台山上的鲁哥哥,真有了颗纳兰性德的心,想来是不免有些滑稽的。
《寂寞问花神》
读首跟今天节气有关的诗,明代谢榛《雨后立夏》:
园中绿已暗,寂寞问花神。
兴托清樽酒,愁欺白发人。
山城初雨过,天地尚馀春。
又与东风别,堪嗟羁旅身。
园林之中,嫩绿已渐渐变成深绿,眼看春又归去,寂寞之余,问问花神,春天去了哪里。逸兴遄飞,全都寄托在几樽清酒之中;春愁恼人,是在笑话我成了白发人啊。
青山古城,刚刚经过一场夏雨;天空与大地,尚残留一丝春天的气息。而我即将又要辞别春风,这四处漂泊,孑然一身的羁愁,我哪里经得起?
“绿已暗”“问花神”,都在说明立夏的景色,已经从嫩绿转为浓绿,已经从含苞待放转为纷纷飘落,花已谢,季节的流转都藏在花事之中。“开到荼蘼花事了”,从姹紫嫣红到一片狼藉,谁人心中不起落寞凄寂?
春又归去,年华亦老去,却仍四处漂泊,一事无成,表面看是诗人辞别“东风”,实则是在辞别美好的青春与曾经的理想。
谢榛出生寒微,相传还眇一目,一生浪迹四方,未曾入仕。到老年,他依然落拓一身,渔樵未定,只得返回故乡谋生。不久又离家出游,后浪游关陕,仆仆道路,心境悲凉。直至终老。
但就是这样的落魄人生,谢榛仍关心时事,仗义执言。嘉靖二十七年(1548),内阁首辅夏言和兵部尚书曾铣,因反对权奸严嵩,遭谗被杀;一些友人亦因此而先后贬谪外地,他写了不少安慰、鼓励他们的诗歌。第二年,他在河南听到浚县卢柟冤狱,即北游赴京,奔走于公卿之间,最终使冤狱得以平雪。
他忧国忧民,嘉靖二十九年(1550),鞑靼攻入古北口,直抵北京城下,朝野震动。奸相严嵩不准诸将出击,致使京畿之地惨遭虏掠。诗人睹此,忧愤无端,写《秋日即事五首》《哀哉行》《元夕同李员外于鳞登西北城楼望郊外人家,时经虏后,慨然有赋》诸诗以纪其事。
是以就更能理解这句“寂寞问花神”了,纵使再落拓,再寂寞愁苦,我仍要去问花神,去讨一些芬芳艳丽,把人生的不幸与悲伤抵御。
是吧,那我也去问问花神,站在这二楼的办公室,隔着有点模糊的玻璃,等着这立夏的雨,朝着楼下的月季花丛望去。
因为主楼施工,小院已做了停车场,是不是因了这尘嚣尾气,月季开得寥落依稀,那小石狮子,也隐约有着愁意。
便一起再读谢榛吧,我与花神及石狮私语,一起读,读到欢喜。
园中绿已暗,寂寞问花神。
兴托清樽酒,愁欺白发人。
山城初雨过,天地尚馀春。
又与东风别,堪嗟羁旅身。
园林之中,嫩绿已渐渐变成深绿,眼看春又归去,寂寞之余,问问花神,春天去了哪里。逸兴遄飞,全都寄托在几樽清酒之中;春愁恼人,是在笑话我成了白发人啊。
青山古城,刚刚经过一场夏雨;天空与大地,尚残留一丝春天的气息。而我即将又要辞别春风,这四处漂泊,孑然一身的羁愁,我哪里经得起?
“绿已暗”“问花神”,都在说明立夏的景色,已经从嫩绿转为浓绿,已经从含苞待放转为纷纷飘落,花已谢,季节的流转都藏在花事之中。“开到荼蘼花事了”,从姹紫嫣红到一片狼藉,谁人心中不起落寞凄寂?
春又归去,年华亦老去,却仍四处漂泊,一事无成,表面看是诗人辞别“东风”,实则是在辞别美好的青春与曾经的理想。
谢榛出生寒微,相传还眇一目,一生浪迹四方,未曾入仕。到老年,他依然落拓一身,渔樵未定,只得返回故乡谋生。不久又离家出游,后浪游关陕,仆仆道路,心境悲凉。直至终老。
但就是这样的落魄人生,谢榛仍关心时事,仗义执言。嘉靖二十七年(1548),内阁首辅夏言和兵部尚书曾铣,因反对权奸严嵩,遭谗被杀;一些友人亦因此而先后贬谪外地,他写了不少安慰、鼓励他们的诗歌。第二年,他在河南听到浚县卢柟冤狱,即北游赴京,奔走于公卿之间,最终使冤狱得以平雪。
他忧国忧民,嘉靖二十九年(1550),鞑靼攻入古北口,直抵北京城下,朝野震动。奸相严嵩不准诸将出击,致使京畿之地惨遭虏掠。诗人睹此,忧愤无端,写《秋日即事五首》《哀哉行》《元夕同李员外于鳞登西北城楼望郊外人家,时经虏后,慨然有赋》诸诗以纪其事。
是以就更能理解这句“寂寞问花神”了,纵使再落拓,再寂寞愁苦,我仍要去问花神,去讨一些芬芳艳丽,把人生的不幸与悲伤抵御。
是吧,那我也去问问花神,站在这二楼的办公室,隔着有点模糊的玻璃,等着这立夏的雨,朝着楼下的月季花丛望去。
因为主楼施工,小院已做了停车场,是不是因了这尘嚣尾气,月季开得寥落依稀,那小石狮子,也隐约有着愁意。
便一起再读谢榛吧,我与花神及石狮私语,一起读,读到欢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