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何为师?

(2009-10-26 10:01:26)
标签:

老耿读论语

孔子

温故而知新

杂谈

分类: 老耿读《论语》

老耿读论语35

以何为师?

写下这个题目,是受了文正《温故知新》一文的启发。在此文中,文正畅谈着读“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篇第二》)的感受。文正侃侃而谈,我静静而读。读着读着,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即:人们以何为“师”?

我想,大概有二。

其一,以师为师。即以教师为师。我们在学校求学时,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很多老师。以师为师,自不需赘言。

其二,以人为师。走上了社会,我们逐渐懂得了向他人学习,以人为师。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第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除了其一“以师为师”、其二“以人为师”,还有没有其三呢?

夫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夫子之言,大概是说,能够温习故有的知识而发现新知识,就可以当老师了。

我想,对于孔夫子的这句话可不可以有另一种解释或理解呢?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就是教授给人们捕鱼的技能方法。这个“渔”,应该是包括“温故而知新”在内的。

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为什么能够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呢?也许原因很多,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能够“温故而知新”。如果不能够温故而知新,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从古以来,有许多所谓“自学成才”者。人们往往称赞他们“无师自通”。其实,他们也是有老师的。这个老师就是“温故而知新”,或者说这个老师就是掌握了自学方法的他们自已。

想到这里,我又提起笔来:

其三,以身为师,或以已为师。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这种良好的习惯、方法,其本身就是人们的老师。----这就是我对孔夫子这句话的新的解释或理解。

一个人如果具备了“温故而知新”的素质,自已就成为了自已的老师。在这个意义上,就可以说“以身为师”或“以已为师”。

    谨记,以求教于文正和各位网友。

2009.10.23于长安茅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夜遇祥林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