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80后救援人员大地震环球邮报李月中国 |
分类: 杂谈 |
无论在圣火传递,还是在汶川大地震,我们都看到了80后(1980年后出生)、90后(1990年后出生)的踊跃的身影,他们用行动在证明他们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告诉我们不要为他们担忧。我们倍感欣慰。
80后、90后出生的这些青少年,社会对他们有种种疑虑,有很多看法。认为他们泡在“蜜罐子”里,生活无忧无虑,追求个性,自以为是、自私自利,想怎样就怎样,很少顾及和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他们狂妄、焦躁、有理想却过于好高骛远。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累赘;他们一切总是为自己,从来都不懂得什么叫做奉献。雷峰成为他们的嘲讽对象;他们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珍惜,不懂得关心别人;他们精神缺钙,灵魂没有归宿,缺乏自我内省,缺乏承担责任。还有人认为他们“现在越来越势利,越来越自私,他们缺乏对社会的认同感,缺少一种精神品质,很难得去感动别人和被别人感动,过分的平庸是这一代人身上最真实和最鲜明的写照。心态上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狭隘、局促、很难有大的境界,大的格局,更谈不上成功。 ”......
没错,他们有他们的不足,他们也有他们的特点。我们应该承认,一代强过一代。特别是当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严峻的人生考验。我们看到了他们勇敢、坚强、自信和独立的青春形象,我们为他们感动、骄傲和自豪。面对危难,成都市温江区小学六年级学生陈浩,他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奋力将一个女同学推开,他保住了同学的命,自己却在这一刻被倒塌的房屋砸成重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我想做雷锋那样的人!”。12岁的小女孩唐静文,在自己受困,且身体多处骨折的情况下,面对武警总医院主管医师张艳君来营救她时,她考虑的不是自己:“阿姨,快出去,这里太危险!”幼儿园6岁小朋友任思雨见到救援人员时,安慰救援人员:“叔叔,我不怕,你们不要担心!”唱着儿歌:“两只老虎跑得快……”。一名满面是血的男孩,震后第17个小时在废墟中被救,在担架上,他用还能动弹的右手向解放军,虚弱而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礼。五年级学生李月,因右腿被卡住,只得坐在废墟中,身旁躺着三个同学的遗体。人们前去送水和想法营救她的时候,李月说:“别管我,先救下面的同学!”......80后出生的作家韩寒,在地震刚发生不久,就用自己的钱为维持一个小团队,在大规模救援部队之前踏入条件艰苦的灾区。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呼吁灾区急需帐篷和医疗人员。并理性告诫大家不要随便涌入灾区,避免危险和给灾区“添乱”.......我们还看到在成群结队的献血队伍中,在成千上万的志愿者队伍中,在十万雄师的救援大军中,年轻的一代表现出的爱国、坚强、勇敢、踊跃......让我们刮目相看,感动流泪。
加拿大《环球邮报》文章认为,“中国展示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震灾使中国全国如同一个大家庭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万众一心,共同应对,显示出空前的爱国主义情结.....中国年轻一代此次也体现出空前的热情,数以万计的青年人自告奋勇地担当志愿者,有的甚至不计报酬地开着名牌私家车前往帮助救灾,这说明其社会责任和道德水准有了新的提高,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标志,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是的,年轻的一代,我们为你们骄傲,为你们喝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