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小编想和各位亲分享的是关于“社区韧性”的故事。用“解析”这个话题,是想通过鲜活的案例来阐释我们的项目理念。
当“社区”遇上“韧性”,我们要讲的是什么?
“韧性”是“社区为本防灾减灾项目——博爱家园”努力实现的目标之一。
判断一个社区是否具有“韧性”:一看灾害到来前,社区会有什么反应,即防灾;二看在灾害发生后,是否有应急机制帮助社区尽快回复正常,即应急。
2013年,雅安“4∙20”地震,小编在震区现场第一刻的感受就是“脆弱性”。正是因为抗击灾害的能力不强,所以遭受地震后,社区受到的伤害较大。这给我们从灾害管理角度切入社区发展项目带来了课题。
灾后重建面临的首要问题不是建什么?而是如何建?如果不会建,只会让社区陷入“建了震毁,毁了再建”的恶性循环中。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资金使用效率太低。最不可承受的后果就是生命的再次逝去。
那我们该如何介入呢?现在就回到我们的主题“社区为本防灾减灾项目——博爱家园”。
我们做“博爱家园”,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在社区堆积硬件与软件,我们做的是让承载生命的“社区”更有“韧性”。
小知识回顾:什么是博爱家园?
为了实现不再“因灾而害”,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介入灾害前段管理,开展“博爱家园”项目。为农村社区提供:防灾减灾、环境治理和农业生计发展解决方案。具体包含四项内容:
1-防灾减灾与环境治理基础硬件建设。
2-农业经济与生计发展扶持。
3-社区成员能力培训。
4-建立村级组织。
- Case1雅安市石棉县新民乡团结村与双坪村:以防灾减灾硬件的实施,带动社区综合发展。
基本情况:新民乡是藏族彝族乡。我们的团结村主要居住着彝族,而双坪村则为彝、藏、汉混居。两个村子都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导产业,人均年收入1200元左右。
主要问题:根据村民们易受损性及能力评估(VCA,详见微信“我们是如何开展博爱家园的?解密VCA活动!”)两个村子遭受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均为旱灾。这里气候干燥,降雨量逐年下降,没有稳定水源,村民们还处于靠天等雨的初级农耕状态,连日常生活用水有时都得不到保障。此外,这里卫生条件成问题。
项目目标:
硬件:小型的节水灌溉工程;软件:防震减灾、应急救护、卫生健康等培训;
生计:帮扶有能力但缺资金的家庭开展养殖;组织:建立村级小组与志愿者队伍。
目前进展:
团结村与双坪村两个博爱家园项目自2015年4月立项,周期两年。至今,我们能看到两个村子已然开始发生变化了:
4月15日,项目启动,石棉县红十字会召集项目核心小组成员接受项目理念的实施标准的培训。此后,这个小组承担着按照《项目执行手册》实施项目的重要职责。正是因为有这个小组存在,使得我们的县级项目执行渠道与项目村保持了粘性。
在一年之后的回顾中,小组成员说,通过做博爱家园项目,受益的不止是项目村,还有项目实施人员自身能力的提高。
在双坪村和团结村开展基线调查,收集项目实施前村庄的数据,用于项目实施后对比分析。
正在建设中的蓄水池,将为农业灌溉提供水资源。
蓄水池开始蓄水
实现灌溉,村民不用再靠天等水。
通过节水灌溉项目的设施,可以解决213.5亩冬春干旱经济作物灌溉之需,灌溉片区内新栽幼树成活率由50%提高到98%以上。每亩最低可增收1000元。
第一轮生计金在团结村开始发放,扶持5个家庭开展养殖业
生计金受益户签署协议
双坪村和团结村通过师资及志愿者、村民培训和节水灌溉项目实施,让项目村村民了解项目的内容和实施要求,为生计项目活动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问题和挑战——来自项目小组的自我思考:
1.需要制定节水灌溉硬件的后续管理办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在生计项目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对受助户进行更全方面的知识辅助和思想疏导。
- Case2雅安市名山区太平村与云台村:建立村级项目小组和鼓励村民参与,让社区项目变成自家事
基本情况:太平村与云台村都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种植当然是以特产茶叶为主了。人均年收入在7000元左右。
主要问题:太平村的彭沟桥是连接太平村1社和龚店村1社的主要通道,该桥年久失修,在“4·20”芦山强烈地震中严重受损成为危桥,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云台村离城区较远,至今无村卫生室,造成当地群众,尤其是老年人看病就医十分困难。
项目目标:硬件:逃生桥、卫生站;软件:防震减灾、应急救护、卫生健康等培训;生计:帮扶有能力但缺资金的家庭开展养殖;组织:建立村级小组与志愿者队伍。
目前进展:
太平村与云台村两个博爱家园项目自2015年7月立项,周期两年。半年时间,项目有哪些变化呢:
名山区红十字会于10月召开了“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工作”启动会,向项目核心小组成员传递项目理念以及实施标准。11月,分别在红星镇太平村、双河乡云台村成立了村级项目组并开展易受损性及能力评估(VCA)和基线调查活动。通过VCA村民开始深入了解项目情况,并亲自参与到项目计划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来。
11月,太平村彭沟桥目前立项已批复,进行了项目设计、已送财评中心进行财评。云台村卫生室目前立项已批复,进行了项目设计,正在开展竞争性谈判工作。
2016年3月31日,名太平村彭沟桥建设进度与云台村卫生室建设进度。雅安市红十字会与区县红十字会对硬件建设进行现场督导。看到当初自己所选的硬件渐渐完工。村民们非常开心。
2月,生计金发放至9户人家。同时,项目小组为社区(含生计受益户)开展茶叶种植的技能培训。期待生计金能帮助这些家庭创收,帮助他们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
问题和挑战——来自项目小组的自我思考:
在今后的项目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对村民进行更全方面的知识辅助和思想疏导,提高村民的积极性,让大部分村民成为项目真正的受益者。
长长的微博终于接近尾声了。各位亲可以从这些案例中看到,受灾社区重建并不是简单硬件的堆积。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非常看重与社区成员的联系。无论是我们做易受损性及能力评估,或是成立村级小组,或是做硬件和培训,或是发展生计,都是为了在两年项目到期后,我们能够帮助社区发育起自身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面对灾害的“社区韧性”。
我们无法长期驻守,但当我们离开时,社区能因为拥有“韧性”而“不再因灾而害”。
雅安“4∙20”过去三年了,“博爱家园”将陪伴这里的社区成长。
“博爱家园”安全社区品牌捐项目 : http://gongyi.weibo.com/r/22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