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教学策略(一)直接教学策略

(2009-03-27 15:50:03)
标签:

教育

教学

分类: 教学札丛

 (读书笔记)

学生们对某些教师的课急着想上,但是对另一些教师的课却害怕去上。其中教师的“更有条理、人格更好、比较温和和友好”等品质是重要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教师运用了多样化教学这一关键行为。人们对有经验的教师和没经验的教师进行了研究,发现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灵活多样,而没经验的教师不知道运用替代性教学策略。如果不能用灵活多变的手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那么其他任何关键行为,不管执行的多么好,都不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有必要掌握一些教学策略,在课堂上创造和保持一种多样的、有趣的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与学的分类

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为某一学习结果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学生的学习任务有两个类型

一是需要学生认知和理解水平的知识,也就是说学生只需要记忆和练习你所示范的行为就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机械重复和练习来学习。被称为直接教学策略。二是对一些不能在某些有限的环境中记忆和练习的学习任务,也就是说学生需要某些额外的帮助才能鉴别、识别、创造、综合的学习任务,教师的教学策略更强调探寻和解决问题。被称为间接教学策略。

由于不同的学习任务涉及不同的学习过程,就需要教师在教授不同的学习结果时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首先谈谈直接教学策略

直接教学策略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策略,主要由教师来提供信息。教师的作用是以尽可能的直接方式把事实、规则和动作序列传达给学生。通常采取讲演-朗诵的形式,附加解释和举例,并提供练习和反馈的机会。这个过程要求有很多的师生互动,包括问与答,复习与练习以及纠正学生的错误等。在直接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注意学习者的注意期、兴趣水平和动机不可能与教师一样,因此教师呈现的讲演既不是长篇独白,也不是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的开放自由的讨论。它是在教师控制下的快节奏、高度条理化的交换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避免离题,避免模棱两可的用语。

什么时候适合进行直接教学

如果知识信息是现成的,学生可以独立的通过一些信息源(书本)来学习,教师的作用就只需要介绍或者提供结构。然而,当教师必须分割教科书和练习册上的材料,使它们细分和转化为更容易消化和理解的形式时,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时候,就适合运用直接教学。

当教师希望激起或者提高学生兴趣,而学生认为很枯燥,不能完成书上的阅读和练习,需要教师在枯燥的内容上补充一些材料和信息,就需要采取直接教学。

对于学生来讲,有的知识是必须掌握的,需要投入时间较长,而且是决定后面知识掌握的先前内容,直接教学方式能最好地保证学生记住这些知识并在以后加以应用。

如果课堂内容是对知识的分析、综合和评价或者是呈现的内容需要经过长期的、逐步的学习,教学内容需要学生的参与,才能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投入状态,那么直接教学方式就会显得笨拙。也就是说在学习者已经掌握了先前知识情况下,再使用直接教学方式就会造成效率低下或者没效果。

直接教学功能

课堂上的提问复习、检查先前知识,呈现新知识(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怎么做)并指导学生应用练习以及教师的反馈、纠正都是直接教学功能。

1、日常复习和检查

每节课的例行检查、复习前一天的作业,强调课时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回忆前面的知识,并把新知识看成是已经掌握内容的延伸。也就是复习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先前知识。它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完整和延伸的感觉,使学生确信后面的内容不是与过去课时内容毫无关系,它对保证学生投入学习特别重要。上课开始时的复习和检查是最有效和最及时的方法,可以发现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先前知识,决定教师是否开新课,是否重教漏掉的内容。复习和检查在开始上课是教师很容易做到的,但是有的教师怕讲不完新课就去掉此环节,是不科学的。可以采取让学生纠正彼此的家庭作业,也可以用问答形式、抽样检查形式了解学生的情况。

当班中成就高的学生都漏掉了知识,说明教师有必要在全班重新教授知识内容。如果是中低等学生没答对,说明教师在新课开始前重教部分内容。如果只有低等学生没答对,安排个别辅导,不要浪费其他学生的时间。

2、呈现和组织新内容

组织新课教学时,要以小步骤呈现材料,呈现的材料要与学生的先前知识、能力水平保持一致,课时内容也必须划分和细分成许多小块。采取分而化之的战略。否则就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内容有一个从新组合,不一定迷信课本,有时课本内容的划分不一定是适合学生容易消化的小块内容。有时新教师会紧紧抓住书上标题不放,却没有认识到它的内容量有多少,需用多少时间。你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创造自己的分类(组织成教学小块)或者练习,但不是丢弃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明确呈现的大小合适的内容块(部分)与整体教学的关系。呈现的教学内容方式要与学生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过程相一致。

我觉得教师把课本内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重新呈现和组织是非常必要的,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知识层次是逐渐深入的,而学生的知识储量和能力是有差别的,教材和大纲是起到指导作用,具体落实需要教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能迷信课本。

3、如何指导学生练习

一方面教师尽可能在非评价性的氛围中引发学生回答,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冒险式地回答,对于这些回答学生可能不大肯定,但他们能以此为起点,开始构建正确的答案。教师要注意,任何回答,不管多么粗糙或错误,只要给以恰当的反馈和纠正,都能成为学生学习的起点。

另一方面教师运用隐蔽回答。教师通过让学生私下写出自己的答案,然后再对照正确答案。检查学生理解的情况,指出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并提醒学生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4、教师的反馈和纠正错误

当学生正确、迅速而肯定的回答,教师最好紧接再问下一个问题,这将有助于尽可能减少无关的学生回答和分散课堂注意的东西。

当学生回答正确但犹豫,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反馈,重述知识,这很重要,会使学生更容易记住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其他学生在后面的回答中减少错误或犹豫。

当学生由于粗心或疲劳、疏忽而出错,教师要注意不要骂(责备、惩罚)学生,不要用愚蠢、笨、羞耻等词,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比压抑真情实感更让人沮丧,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作出情绪化的反应,会对学生造成更多的伤害,很少有积极的影响,对教学没有任何益处,口头惩罚极少能教会学生避免粗心。教师最好告诉学生答案错了,然后立即转向其他学生,让粗心的学生意识到失去教师表扬的机会。

当学生是由于不知道而出错时,这时需要教师提供暗示、探询、简化问题等策略疏导学生,刺激学生去寻找正确答案,它比简单地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要好些。

教师针对学生错误回答的策略

1)提供复习正确答案所需要的关键事实或规则。2)解释用于达到正确解答的步骤。3)提示所给的线索或暗示代表着部分正确的答案,4)拿一个不同但相似的问题,引导学生做出正确解答。

这样做,虽然用在一个学生身上,但却让其他所有学生受益,它可以澄清其他学生对知识的片面理解,效果是全班性的。学生回答接近80%的准确率以前,复习、重新解释和提示都是有效的。超过这个点就要简洁些,不要浪费时间。但教师不要漏掉对任何一个学生错误回答的纠正。

如果你设计练习材料时,把60%---80%的时间用在引导正确回答上,那么学生就会更可能得到正确答案。但是练习不能难度过大,否则就非常有可能使许多学习者犯错误,有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学习抵触情绪。只有当学习者的练习机会产生高水平的成功率时,他们才会更快的获得基础事实和技能,提高学习效率。

5、独立练习

直接教学的第五个成分是独立练习机会,在课时结束时进行复习,在复习中,教师指导学生做练习册,为学生提供独立练习的机会,同时在提供一些典型错误的例子,作为额外练习。为了使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连接,教师可以使用现实的报纸、杂志等作为材料。

提供练习要注意:让学生理解练习要达到的目的;用简单的、非评价性和支持性的方式布置有效练习;设计练习要确保学生取得成功,如果练习使大部分学生犯了许多错误,说明练习与学生的知识相脱节,没有达到目的,是失败的;安排的练习要让学生得到反馈,因为教师的反馈对学习具有强有力的影响,使学习者尽可能迅速的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让同学纠正彼此的练习,是一种有效的反馈方法,让学生手上有一份答案单,以便能够检查自己的作业,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反馈方法;练习应具有现实性、挑战性和多样性等特点,防止学生厌倦学习内容;

教师还要注意:在引发和反馈练习后尽快安排作业,使学生获得最大量的回忆和理解知识,如果时间间隔长了,学生会遗忘关键知识,降低课堂知识的有效率。在学生投入独立练习时,教师要在教室来回走动,对学生提供反馈、提问以及简单的解释等,走动时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要集中在少数人身上,不要让学生感到受冷落。

6、每周和每月的回顾

周期性的回顾可以确保未来课时所需要的所有与任务相关的信息,教师都已经教了,没有周期性的回顾,教师无法知道直接教学是否已经成功的教授了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同时使学生有机会进一步理解、深化知识技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