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易建联郭艾伦周琦 |
分类: 篮球·CBA |
文/水清清
距男篮世界杯还有19天之际,经四国赛两战实际演练,男篮终于确定三件事儿:三人或无缘大名单外,两战术体系终定型。
有关12人大名单。四国赛前,男篮大名单最后两个名额仍云里雾里,可根据近两战李楠指导排兵布阵来看,答案已经水落石出,具体若下:
丁彦雨航由于伤病所致,几乎将遗憾的告别本届世界杯,他留下的空白,将由火速归来的任骏飞来补位,届时若对阵克罗地亚第三节最后阶段所示,男篮偶打“一大四小”,任骏飞成球队内外线、攻守两端纽带,以有效弥补小丁缺阵带来的损失;内线争夺上,沈梓捷脱颖而出,已已经锁定最后一个内线名额。
若此15人大名单中,可兰白克、孙铭徽和丁彦雨航或将遗憾出局,最后12人:内线易建联、周琦、王哲林和沈梓捷;锋线上周鹏、阿不都沙拉木、翟晓川和任骏飞;后卫线则为郭艾伦、赵继伟、赵睿和方硕。注意,若无太大变化,若上人员排名次序也将是李楠指导在各位置用人先后策略,昨天对阵克罗地亚时所有调整,就是按这个方针执行的。
有关战术问题,我们从攻守两端来切割。
防守端,周琦与阿联形成双塔护筐之余,两人灵活机动性可随时与外线球员形成换防,继而周鹏、阿不都沙拉木和翟晓川及任骏飞等人的身高优势突显出来,在周琦与阿联外扑时他们有偶尔客串防守五号位天赋,郭艾伦等后卫线就可以竭尽所能干扰对手发动机了,男篮防守基本达标,只是在一对一防守顶级球员、实力型球队深度轮转换位时,难以扼杀而已。
进攻端,从对阵喀麦隆热身赛始,李楠直接放弃“一大四小”主磨“双塔”战术,易建联与周琦均有内外攻击属性,王哲林与沈梓捷有力量,这是男篮抗衡世界诸强最大资本,若昨天与克罗地亚之战,三大内线联手46分26篮板,球队外线仅17次三分出手(仅5中),这是球队取胜基石,毕竟球队外线能力的确有限。
需要着重指出之处,在球队打不开局面,以及进入下半场深度轮换后,李楠指导的另一进攻策略为:郭艾伦依靠个人能力撕扯对手防线。体现于昨天对战克罗地亚,男篮那波19-5攻守高潮将比分定格在57-39一举制胜,源自郭艾伦2次抢断、4次强突撕扯之效。
郭艾伦昨天14分3篮板3助攻3抢断
至此再审视四国赛两战后的男篮,三件事儿已经确定:一,12人大名单若无意外既定;二,战术上主抓防守外,进攻端一是主磨“双塔”战术,二是让郭艾伦发挥个人攻击属性,从而来迎战世界杯。若上定义有无偏颇?今天对阵波多黎各会得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