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宏远防守四套策略 布鲁克斯是X+吗?

(2011-11-23 12:02:20)
分类: 篮球·CBA

□ 水清清

“进攻赢得门票,防守赢得总冠军!”篮球之神N年前就这么说过,一路看球下来也就渐渐融化理解了。

多年来面对宏远七冠,绝大多数人都在褒扬他们的进攻端能力,实质PK掉八一、江苏、辽宁和新疆,球队依仗的是防守,而不是进攻端拥有着多么大的绝对优势。当年的八一纵然没有大郅,但李楠、刘玉栋、莫克、张劲松搭配的进攻线也绝对不逊色于宏远;而后来的江苏也好,辽宁和新疆也罢在进攻端也均有几把刷子,所以是防守给宏远带来了总冠军,只是在球场上难于直观体现而已,更何况它们永远不华丽......

讲到宏远的防守需要从几个人物抓起,而首当其冲的自是CEO(球场上)----李春江。

李春江师承蒋兴权,而后者叱咤中国篮坛数载的绝技就是防守(别提那新疆为何没冠,师是其一,徒是其二矣!),而李春江则是青出于蓝。具体防守战术参考以下几点:

A:全场紧逼。宏远在追分紧要关头或关键战役往往会使用这种防守套路,参照模版为去年第二场总决赛战役。当时新疆占据场上主动权,此时的李春江在本方进球后间断性采用全场紧逼防守,造成新疆发球受制,以至于曾受困而发球过秒、直接被抢断等失误,造就了王仕鹏再次上演惊天大逆转。

B:双人包夹。通常情况下用于防守对方的箭头人物,比如大牌外援。正常状态下,李春江的防守策略讲究的是全方位立体式盯防,所以双人经常会有轮换。以本季第一场比赛为例:面对JR的进攻,周鹏前顶、苏伟和易建联双提45度角,下沉陈江华和王仕鹏。无论JR从强侧还是弱侧进攻,均会遭遇包夹,而这种包夹完全来自立体式协防,而非盲目,且效果相当良好(原因不用多说,一个字儿----熟!)。

C:限制对手一号位。CBA球队基本无一例外,后卫持球过多,甚至诸如江苏、辽宁和上海般,一号位是进攻发起点,而李春江深谙此点则采用限制一号位防守战术。这样的防守战术作用在于:将对手进攻源点限制,致使对手陷入半场阵地战,而一旦达标则如上两点所述,对手完全落入宏远节奏。

D:当然李春江的机动性非常强,往往一到两个回合能采用不同几套防守战术,半场盯人则强调出球队整体协防能力,而讲到此点时,宏远的一帮防守大将浮出水面。

A+:十年功臣老将----积臣。

宏远前一个王朝完全得易于这个内线巨无霸。当时虽然易建联已经崛起,但是能够抗衡其他球队外援则非老将积臣莫属。在宏远数季当中,他的篮板是宏远泯灭其他对手的根源,而场均3+的进攻篮板又在进攻端保驾护航。尤其颜色区,摇记当年能够在宏远呼风唤雨者几无有之,更何况还有杜峰和阿联相助。

B+:新生代三号位标志----周鹏。

“他可以防守任何一个出色外援,从一至四号位....”众口烁金,而周鹏则是那枚含金量达120%的防守天才。拥有身高、移动速度和防守思维三大优势,外加李春江身传口教严之以雕,OK,中国国家队三号位防守悍将呼啸而来。两季后所不同的,丫开发出背身单打和三分球技术,于是朱八后继有人了。

C+:曾经的三分雨变身钢铁侠。

年轻朱芳雨可以用三分和突破打死你,内伤加年龄关系朱芳雨变了,俨然成为宏远内外衔接的钢铁侠。记得去年总决赛,已经打不出曾经颠峰状态的他内内外外一阵忙乎,然后你再看抢断和篮板榜,他场场是榜上有芳名。所以当冠军花落有声时,大鹏等人将感激的目光转向他处。

杜峰和苏伟两个内线蓝领。至于前者,我曾经专文说过,后者嘛,基于他的身体和技术以及国家队的终一用法,在此无需多说,凭借身高和吨位,他就是为防守而生的。

最近两季来,宏远在引外援方面先后使用过死神和哈德森。前者最大的贡献如你所知,冻结了当初新疆引以为豪的一号位;后者则是在周鹏的帮助下征服了新疆,迭加的结果就是宏远一号位----久病无医,于是小黑豆布鲁克斯来了。

进攻方面小布的速度和能力无可质疑,而问题最大处在于他的防守和进攻体系是否与宏远合拍,众所周知宏远一向“只引进最对的,不引进最贵的!”,而他是卫冕冠军理想拼图吗?他的防守会成为宏远的软肋吗?他是宏远殷切期盼的X+吗?一切我们不得而知。

总之,李春江是一名防守型主帅,正是他将防守理念贯穿给球员,加之有好的苗子可栽培,才造就了如今宏远的霸业,他的以守带攻塑造了CBA 版冠军模式,只是还没有被球迷完全理解罢了,至于进攻?有时间,下次博文一一细说,他是如何做到攻守平衡的。

PS:对了,文中间那个问题可以回答了,新疆的防守之祖蒋兴权为什么冲冠未果?一看球员本身能力;二看体能,尤其后者那时的新疆无法与宏远比拟,今天?谁知道呢?你认为有可能吗?

原创连载小说:生命中的三个女人(十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