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 |
分类: 篮球·CBA |
□ 水清清
重建,自姚明不能披国字号战袍已经悄然开始。
昨役最后两分钟,场上队员为:苏伟、董翰麟、丁锦辉、周鹏和张庆鹏。按理说绝对身高强于巴西,但内线得分方面巴西连续成功五次(包括加时赛),而中国队只有周鹏一次转身强打,问题一已经出现,谁是亚运会上稳定的内线得分点?
王治郅:伤病与岁月蚕食了他的内线抗衡力,飘打不得已而为之,至于杀入颜色区域已经成为奢望。当每场比赛出现大郅诡异脚步之时,让我们感怀的只有过去,督促自己再去翻阅一下曾经的黑白胶卷。
唐正东:养好伤他还是球队强悍得分点,但于亚运会而言已无用。
苏伟:正统性中锋,以防守为主,得分?偏得!
张兆旭:有待培养;李晓旭:已成为邓家军的边缘人;丁锦辉:拼与聪明还是有差别的,并且心中一直嫉恨着那一年他盖掉明星赛上张劲松的爆扣......
整体来看没有了姚易的中国男篮在内线上没有稳健的得分点,如何打造一个无姚时代的内线杀器成为摆在邓华德面前的首个难题,只是以目前的素材而言,有吗?
篮球讲究的是内外线调动、牵制、配合,有了上面的弱点,中国队的外线难题自然而来。细心的球迷可以发现,中国队经常出现个人控球近14秒左右的情况,其实这并不是个别球员愿意而为,包括刘炜、张庆鹏、王仕鹏等等12号位球员,是他们找不到接应点、即便找到接应点,后者还是个回传,啥招你都没有。内线不能牵制让任何对手都可以采用逼抢式外线包夹,助攻?那成为中国队整体软肋和奢望......
问题三:谁是突破形成有效攻击的尖兵?
既然内线没有攻击稳健点,那么内外线结合的重任就落在了突破手身上。刘炜是有框就投;张庆鹏是无框也投;于澍龙和郭艾伦由于年轻是有没有框我都投,几个后卫中根本没有一个能如德拉季奇所说的那样“控卫职责是找到队友,分享集体篮球...”
难题落在仨人身上。
朱芳雨是国家队一直以来最有效的突破得分手,只是他的伤能让他恢复到80%吗?
王仕鹏尤如一把尖刀,每每在关键时刻能上演单骑救主,只是这哥也有伤病存在。
孙悦和以上两位大哥没区别......
亚运会谁能担当尖兵角色?邓华德没有答案!!!
以上三难题,邓华德还是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