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绑计”再现达能丑恶嘴脸 如此行径国愤难平
(2008-10-28 14:06:41)
标签:
娃哈哈宗庆后杂谈 |
分类: 球类·SNK |
翻开脑海里记忆碎片,那些国内民族企业生产的名牌:乐百氏、大宝、中华牙膏、乐凯等等渐渐消失。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结果的发生呢?拨开经营不善面目的表层迷雾后,国外合资方令人扼腕的为谋取利益不择手段行径让人毛骨悚然。抛开那些已经被吞并的民族企业不说,就现在汇源收购案而言,让人费解,令国人愤懑。
朱新礼可能为自己的不明智抉择悔恨终生,也可能为自己的一时疏忽和英文能力欠缺而懊恼不已。如果多一份小心,如果自己再慎重一些,如果的如果再多一些,这幕被强暴的收购案也许就不会发生了。当然这也看出了达能是多么阴险、多么卑鄙。
可口可乐用数年时间收购汇源,但没有实现目的,为什么一朝之日就得以实现了呢?这就用上了中国那句古话“家贼难防啊!”,可口可乐有希望收购汇源的背后,正是汇源的股东之一,达能用计使然,此计为“捆绑计”。
2007年,当汇源在香港上市时,达能与华平基金合力,力劝朱新礼签署了一份股权转让备忘录。在这份备忘录上有如下约定:“在有收购方报价情况下,汇源三方股东要一致行动,当有一方反悔,反悔方必须承担相应损失。”这是一份有英文撰写的备忘录,以朱新礼英文能力,他不可能洞悉所有章程细节,更为遗憾的是,他没有把这份秘密文件告知家人。如果告诉过第三者,今天被收购之事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我们看看这个备忘录可能产生的危害到底有哪些。按可口可乐给的收购价为:12.20港元。当初达能和华平基金进入汇源时,每股约为6港元,按目前可口可乐给出的报价,两大股东每股收益6.2港元。如此一倍的收益他们有理由不转让吗?当然没有,因此一纸备忘录逼近朱新礼转让股权。如果老朱不同意,则意味着按市场价12.20减当初入股价6港元给达能和华平基金补差价,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朱新礼除顺从外别无选择。
达能从当初进入我国不同民族企业,到逐渐退出各个领域,皆因为其只为利益而不故中国文化和市场本性所造成的。原以为在达娃大战后会有所收敛,岂知他们还变本加利的对中国企业进行迫害。虽然最终可口可乐能否收购汇源还在于商务部研讨,但达能使用捆绑计的卑劣行径已经让国人深恶痛绝,泱泱大国的民族利益岂容你玩弄与股掌之上?希望汇源能如娃哈哈一样硬起来,将这个钱奴踢出中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