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直--壶
此壶型为传统的“曼生壶十八式”之一——汲直壶,一直用它来泡青茶类的武夷岩茶,俺可是一直遵守着所谓的“一类茶一把壶”的,似乎只有这样养着的壶才更地道、更纯正。嘿嘿,算是心理作用吧!
http://s10/mw690/0029kwg6gy6HOMdtLex29&690
壶选用的是本山绿泥,容积为220CC左右,已记不太清用了多久了,反正感觉壶的外表色泽是一天天由浅转深了很多,还渐渐有了些许古铜色的味道,犹如常年在阳光照射下的人的健康的皮肤。壶身为长筒形圆柱,壶嘴挺直上扬,壶把如大耳状,与壶身浑然一体,且与壶钮的曲线造型两相呼应,甚是生动,整把壶给人干净利落的美感。一直比较喜欢这种直身筒的小圆壶,大小适中,出茶汤流畅有力,无论是两手捧起,抑或一手握着,都正好妥帖合适。
http://s4/mw690/0029kwg6gy6HOMdyghR53&690
壶身刻的是曼生汲直壶“专用”的短句,那可是一句“真正”的古文:“苦而旨,直其体,公孙丞相甘如醴”,感觉真是太“古”,如不了解历史,实难深刻理解和领悟其所表达的意思。
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大臣叫汲黯,其性格刚正,为人正直,故有“汲直”的美称,是后人为官正直的典范;公孙指的是汉武帝时的丞相公孙弘。
旨:美的味道;直其体:在中学学古文时接触过这种句式,叫“使字句”,意“使其体直”,寓意为人刚正、正直;醴:甜酒。
"苦而旨,直其体”,形容的其实就是大臣汲黯,他看不贯公孙丞相为人的“甘如醴”,即为人处世虚伪做作,左右逢源。整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为人正直的君子不会因得势小人的行为而改节。
http://s5/mw690/0029kwg6gy6HOMdDBRy24&690
而陈曼生将这个史实精妙的通过“汲直”这个名称准确地表现在了紫砂壶上,创制了一个新的壶型。这种身筒直、嘴也直的壶恰与“汲直”的故事相呼应,而那弯弯曲曲的壶把、壶钮又有些寓意公孙丞相。然粗壮、笔直的壶身与壶嘴在整个壶的结构中毕竟占了主流,“弯弯曲曲”终究是配角。不得不佩服清代文人艺术家因对史实的精通而将中华几千年历史的内涵赋着在紫砂壶上,与壶结合,融汇贯通,对紫砂壶壶型的发展和创新所作的理念上突破的巨大贡献。
当然,对于一个纯粹的“好茶者”而言,那“苦而旨”的茶汤也许亦能如甘醇的甜酒,让茶人陶醉。
http://s10/mw690/0029kwg6gy6HOMdHWK589&690
其实,若从细节上来品评这把“汲直壶”,来品评那句铭文,再联想到所有的曼生壶上的那些精彩文字,字字句句都透出幽默,闪现出人生大义,每一小句都能“一滴水见太阳”,都值得我们海阔天空的去冥想和回味,后人能望其项背者寥寥!
我想,“汲直壶”这三个字其实也在潜移默化着世代品茶爱壶之人,让为人正直清廉、品行端正的思想能随着袅袅茶香时常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犹如爱茶爱壶人行路的指南,让我们的内心能四季充满着绿洲,盛开起莲花!
http://s10/mw690/0029kwg6gy6HOMdN8qRe9&690
这样想来,自己虽不能如曼生前辈一样构思出那精美绝伦的砂壶,挥洒出那优美睿智的诗句,然能捧壶沉醉于壶中文字的境界,相伴茶香,走过春天,亦是快哉!
http://s14/mw690/0029kwg6gy6HOMdRt3D7d&690
http://s6/mw690/0029kwg6gy6HOMdW7Gd55&690
最后,让我的岩茶三兄弟一起登场,谢个幕。
http://s8/mw690/0029kwg6gy6HOMe2Hob5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