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5/middle/52254e77ha3dbef51d672&690
青岛是经常去的,因为工作的关系每次去也大都行色匆匆,很少有机会近距离长时间的品读这座城市。最近因工作又去岛城,办完事看时间还早就在市里四处走走看看。
以前去青岛总是在中山路上走一遍,逛逛两旁的店铺、到海边走走吹吹海,要是赶上夏天还能洗个海澡。每次同样的行程,所看到的海也没有以前看到那样的宽广了。后来想想也许这就是一种程式化的视觉疲惫吧。 一个城市真正的魅力来源不是游人如织的观光景点,而是在你走进平常百姓的街头巷尾,看着一座座古老极富特色的建筑依旧使用着而且坚固的让人觉得住着舒心惬意,走在林荫道上草坪上硕大的喜鹊兀自找寻喜欢的食物而不必担心遭受突然袭击。
走在座座都是百年历史的楼房中间,踩着用整齐麻黄石条铺就的弯曲小路上我觉得有一种感触油然而起,这种感触不是这座城市经济社会影响力突飞猛进的不当之势,也不是海滨都市充满夜色温柔的浪漫轻松,而是在繁忙之中被摩天大厦包围着的百年老屋。这样的建筑有着坚实的地基、色彩绚丽的外表、圆润如线的墙体、更有着设计轻巧实用的房间。青岛这座城市是依山而建,楼房借山之势多显宏伟,道路也因山势起伏错落有致多有峰回路转另入奇观之妙。拥有海外气息的青岛衍生着深爱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
在青岛很少有骑单车的,打车也是大多数外地人在岛城的首选。在青岛出行主要有两种方式,乘坐四通八达的公交车或开随心所欲的私家车。汽车行驶在黄县老街上车轮压在麻石路上发出厚重的声音,仿佛耳边响起了百年前的沧桑之声。在恒山路上询问一位老人关于信号山的情况,言语中老人流露出对这座生活了近七十年城市的自豪和眷恋。登上信号山可以看到屹立海中的小青岛、中山路上的天主教堂、石头造就得气象站、中山公园的电视塔......远处海的蔚蓝、近处上的苍绿、百年建筑与现代摩天大楼交相辉映再加之流畅画笔般的道路,使青岛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相得益彰。
短短几个小时漫无目的的行走是我对青岛有了一种新的印象:青岛的美不在中山路香港路的繁华,而在于自然和建筑之间那种宁静的和谐。我想在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下岛城会更加美好!
http://s1/middle/52254e77ha3dc1a35464f&690
沂水路1号现为市人大、市政协办公楼。1建于1903--1906年,是一座砖石、钢木混合结构建筑。建成后为德国总督办公之地,故名"总督府",又称"提督楼",1994年前为市政府办公楼。
http://s8/middle/52254e77ha3dc0714a7fc&690
从德县路小学门口可以看到高耸的天主教堂塔楼
http://s3/middle/52254e77ha3dbfaa7a190&690
位于湖北路17号的水师饭店旧址,建于1901-1902年是青岛早期德国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德占其间为海军疗养和娱乐之处,1915年为日本军队俱乐部、国民党统治其间为美国海军俱乐部,解放后为团市委、市人防办公楼,现出租给很多个体户,后面供居民家住。
http://s4/middle/52254e77ha3dbe72cd9f9&690
位于安徽路14号的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建于1953年,路过那天为周日大门紧锁,本来一人高的铁栏杆上布满钢丝网很安全。
http://s5/middle/52254e77ha3dbf21976d9&690
江苏路15号基督教堂钟楼,建于1908--1910年是青岛最具有代表性的德国建筑之一。
http://s2/middle/52254e77ha3dbfe993a74&690
常州路23号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建于1900年。
监狱建筑由“仁、义、礼、智、信”五座监房和一座工场等组成,“仁”字监房为青岛德式监狱旧址,是一片以古堡式建筑为主体的极具特色的建筑群。
http://s11/middle/52254e77ha3dc11f4b484&690
位于德县路23号的历史优秀建筑,建于1905年。
http://s1/middle/52254e77ha3dc2351d8d4&690
正对栈桥的民居
http://s8/middle/52254e77ha3dbe9f1f5a8&690
位于浙江路上的天主教堂,建于1932——1934年。教堂只有做礼拜免费开放,教堂前为一大广场,供游人欣赏美丽教堂
http://s8/middle/52254e77ha3dc0d59202f&690
太平路上的民居,房后有整理不齐的院子。有文革时标语的遗迹,有机会进去看一下就好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