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克·吐温哈特福德故居

(2011-01-19 00:18:26)
标签:

马克·吐温故居

美国

旅游

哈特福德

哈克贝利芬

分类: 旅游
http://s12/middle/5223ef41g75d02bc15c8b&690
马克·吐温的一生最喜欢两件事:写作和旅行。他出生于弗罗里达州一个贫困家庭,他出生的时候,家里只有两间小房子,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成长于密西西比河畔的小镇,十几岁就开始在报馆当学徒,写作耸人听闻的故事,青年时代当水手,为自己取名马克·吐温,意思是12英尺深。像大多数人一样,他成年之后也希望有一个温暖的家。他36岁结婚,妻子是一个富豪之女,哈特福德的故居就是当年他的岳父送给他们的结婚礼物。马克·吐温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光,1874-1891年,他称这个房子让他有了家的感觉,让他觉得世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有意义。

最重要的是,在这里完成了不朽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写作。

现在,密西西比河畔马克·吐温故居已经成为马克·吐温博物馆,他曾经戏水玩耍的河畔如今已是游人如织的旅游景点。马克·吐温在哈特福德的故居,则是另一个最重要的博物馆。

马克·吐温夫妻1870年结婚,住在哈特福德。最初在Forest Street租房,后来在Farmington Avenue买了一块地,1873年,与纽约建筑师Edward Tuckerman Potter 签约,请他设计房子。马克·吐温的夫人对于房子有很明确的设计构思,她自己画草图,并要求建筑设计师相信她的构思。房子1873年动工,虽然房子仍旧有许多工作没有完成,马克·吐温夫妇仍旧于1874919日住进了新居。虽然房子建筑成本不断增加,但是马克·吐温迷恋这幢新居,称之为这是一个家,世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有意义。

1891年,马克·吐温因投资排版机而破产,不得不出售这座豪宅,这幢房子被出售后曾经先后被当做寄宿学校、出租公寓等等,20世纪初期,美国一些作家联合和哈特福德社会各界联合发起拯救马克·吐温故居行动,得到广泛支持,创建了马克·吐温博物馆,重建者根据马克·吐温妻子日记的描述重新装修的整幢房屋,寻找并购回了部分家具,无法补齐的家具则按照日记所记叙的重新配备齐全。
http://s3/middle/5223ef41g9a21798d0f92&690
书房,这个书房极具特色而且非常漂亮。图片右边是一扇大落地窗,窗前有两把舒适的靠背椅,是一个赏心悦目的阅读的地方。图片左边是一个室内花坛,有喷泉流水,当初马克·吐温的妻子将这里称之为沼泽,不需要出门就能观赏大自然的奇妙。
http://s12/middle/5223ef41g9a2177b406fb&690马克·吐温·岳母的卧室,不知道为什么,网络上没有这幢房子的主卧室。实际上,重新装修工程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主卧室。里边有马克·吐温曾经用过的大木床,上边有木刻形态各异的天使。
http://s6/middle/5223ef41g9a218cddc855&690
四楼顶层,一张小桌子,几本书,一个台球桌。看起来是整个房间中最不起眼的地方,却是马克·吐温不朽名作的诞生地。他就是在这张桌子上写作的。之所以选择顶层,我想是为了安静吧。
http://s8/middle/5223ef41g9a21a5ecabc7&690
图为王先霈老师在看马克·吐温投资的排字机发明。
马克·吐温热爱新技术到了迷恋的地步。他自己搞了几个发明专利,还投资20万与别人合作设计打字机,他相信这项新技术可以卖给报社或者出版社。可惜他一个打字机都没有卖出去,他破产了,他不得不卖掉房子拖家带口到欧洲流浪,“从一家旅馆到另一家旅馆”。发表演说成为他主要的收入来源。
http://s3/middle/5223ef41g9a22a04d89b2&690

参观完毕,与王先霈老师和夫人陈老师合影留念。

说明一下,故居内部不允许拍照,所有故居内部的照片均来自网络,故居外的照片则为本人所摄。

马克·吐温故居地址:
The Mark Twain House & Museum  
351 Farmington Avenue    
Hartford, Connecticut 06105

Phone: (860) 247-0998

附:维基百科关于马克·吐温介绍

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塞姆·朗赫恩·克列門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國的幽默大師、小說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說家。其幽默、機智與名氣,堪稱美國最知名人士之一。其交遊廣闊,威廉·迪安·豪威爾斯布克·華盛頓尼古拉·特斯拉海倫·凱勒亨利·羅傑諸君,皆為其友。海倫·凱勒曾言:「我喜歡馬克吐溫——誰會不喜歡他呢?即使是上帝,亦會鍾愛他,賦予其智慧,並於其心靈裡繪畫出一道愛與信仰的彩虹。」[1]威廉·福克納稱馬克·吐温為「第一位真正的美國作家,我們都是繼承他而來」。[2]其於1910年去世,年七十五,安葬於紐約州艾瑪拉


“马克·吐温”(Mark Twain)是其最常使用的笔名,一般認為这个笔名是源自其早年水手生涯,意思是「兩個標記」,亦即水深两浔,水流平稳(1约1.8),这是輪船安全航行的必要條件。但亦有一說,指其在西部流浪時,經常在酒店買酒兩杯,並要求酒保在帳單上記「兩個標記」。然而,孰真孰假,或兩者皆虛,則無從稽考。
[编辑]
筆名

[编辑]生平

[编辑]童年

馬克·吐溫於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佛羅里達鄉村居民點的鄉村的貧窮律師家庭。他是家中5個小孩的第3個小孩。他只有兩個兄弟姊妹可以在童年過後倖存下來,他的那兩個兄弟姊妹就是哥哥奧利安·克列門斯(Orion Clemens)(1825年7月17日 1897年12月11日)和姊姊帕梅拉(Pamela)(1827年9月19日 1904年8月31日)。他的母親瑪格麗特(Margaret)在他四歲時死去,而他的哥哥班傑明(Benjamin)(1832年6月8日 1842年5月12日)在三年後亦死去了。他的另一個哥哥Pleasant(1828年 1829年)只活到吐溫出生前三個月。繼這班年齡較马克·吐温大的兄弟姊妹之後,吐温又有一個弟弟——亨利·克列門斯(Henry Clemens)(1838年7月13日 1858年6月21日)。[3]在吐溫4歲時,他們一家遷往密苏里州漢尼拔(Hannibal)[4]的一個密西西比河的港市,而這就成為了他後來的著作《湯姆·索亞歷險記》和《頑童流浪記》中聖彼得堡的城市的靈感。[5] 那時,密苏里州是聯邦的奴隸州,而年輕的吐溫開始了解奴隸制,這成為了往後在他的歷險小說中的主題。

马克·吐温是色盲的,而這激起了他在社交圈子的詼諧玩笑。1847年3月,當吐溫11歲時,他的父親死於肺炎。接著的那一年,他成為一名印刷學徒。1851年,他成為一名排字工人,也有投稿,並開始給他哥哥奧利安創辦的《漢尼拔雜誌》(Hannibal Journal)寫草稿。在他18歲時,他離開漢尼拔並在紐約市費城聖路易辛辛那提市都當過印刷工人。22歲時,吐溫回到密苏里州。在下密西西比河到紐奧良的旅途中,輪船的領航員「畢斯比」要吐溫終身成為輪船領航員,而這職業是當時全美國薪資第三高的職業,每月250美元(等於現在的155,000美元)。

由於那時的輪船是由很易燃的木材建造,因此在晚間亦不可以開燈。領航員需要對不斷改變的河流有豐富的認識,因而可以避開河岸成百的港口和植林地。吐溫在他得到領航員執照(1859年)之前花了2年多一絲不苟地研究了密西西比河的2000米。在得到執照前的訓練期間,吐溫說服他的弟弟亨利·克列門斯與他在密西西比河上工作。亨利死於1858年6月21日,那是由於亨利工作的那艘輪船爆炸。吐溫為此感到極內疚,並在餘生中一直覺得他自己需負上責任。可是他繼續在河上工作並一直是領航員,直到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而縮減了密西西比河的交通。

[编辑]旅行與家庭

密蘇里州是一個奴隸州,並被大部分人視為是屬於南部的一部分,但密蘇里州並沒有加入聯邦。當戰爭開始時,吐溫和他的朋友加入了一隊聯邦的民兵部隊(這在一部1885年的短故事「The Private History of a Campaign That Failed」中有相關描述),並加入了一場戰爭,在那場戰爭中有一個人被殺。吐溫發現他根本不能忍受自己殺任何人,因此他離開了。他的朋友加入了南軍;吐溫則到他的哥哥奧利安那裡去,那時奧利安被任命成為內華達的州長的祕書並管理西部。

吐溫與他哥哥乘公共馬車花了2星期多橫越了大平原區洛磯山脈。他們到了鹽湖城摩門教的社會。這些經驗成為了《艱苦歲月》一書中的主要部分,並給《卡城名蛙》提供了資料。吐溫的旅程結束在內華達維吉尼亞城礦那裡。在那裡,他成為了一名礦工

在放棄礦工一職後,吐溫在維吉尼亞城的一家報紙《企業報》工作。

吐溫次後到加州舊金山旅行,在那裡他繼續當一名記者,並開始做演講。他見了其他作家如布瑞特·哈得等。一次他被分配到夏威夷州,而這成為他的第一次演講。1867年,一家當地的報紙提供了一次往地中海地區的輪船旅遊。

在他往歐洲中東的旅程期間,他寫了1869年收集成的著名旅行信件系列《傻子旅行》。他亦見了查爾斯·蘭登(Charles Langdon)並看到蘭登姊姊歐麗維亞(Olivia Langdon)的相片。吐溫對她立即一見鍾情。他們在1868年見面,並在一年後訂婚,1870年於紐約市艾瑪拉結婚。歐麗維亞生了兒子蘭登,但蘭登在19個月時死於白喉

1871年,吐溫一家遷往康乃迪克州哈特福特。在那裡歐麗維亞生了3個女兒:蘇西、克拉拉和。吐溫亦成為了作家威廉·迪安·豪威爾斯的好朋友。

吐溫之後再度到歐洲旅遊,這在1880 年一部書《浪跡海外》有作描述。1900年他回到美國,給他的舊公司償清欠款。吐溫的婚姻維持了34年,直到歐麗維亞於1904年去世。

1906年,吐溫開始給《北美評論月刊》寫他自己的自傳。一年之後,牛津大學把一個文學博士學位頒給他。

吐溫比讓和蘇西都活得久。他經過了一段憂鬱的時期,這是從他的愛女蘇西在1896年死於腦膜炎時開始的。歐麗維亞在1904年的逝世及讓在1909年12月24日的死令吐溫更憂鬱。[6]

[编辑]作家生涯

馬克·吐温的第一部巨著《卡城名蛙》,在1865年11月18日於《紐約週六報刊》首次出版。這作品在那裡出版的唯一原因是因為它完成得太遲,趕不及納入阿特姆斯·沃德收集美國西部特色著作的書中。

這以後,《沙里緬度聯邦報》派馬克吐溫去當時被稱為三明治群島夏威夷作通訊記者,給聯邦報寄來關於那裡的事情的信。後來他在舊金山《加利福尼亞大地報》工作時也是根據這些幽默的信件寫出的,因為《加利福尼亞大地報》派了他取道巴拿馬運河從舊金山到紐約市,作巡迴記者。當時他就不斷寄出信件給報紙出版,諷刺而幽默地記錄他的所見所聞。1867年6月8日,吐溫乘遊艇前往費城,要住5個月。這一遊導致了《傻子旅行》的誕生。

1872年,吐溫出版了第二部旅行文學著作《艱苦歲月》作為《傻子旅行》的續集。《艱苦歲月》的內容是吐溫到內華達的旅程及在美國西部的後期生活的半自傳式描述。這書以「傻子」對歐洲和中東的很多國家的批評來諷刺美國及西方的社會。吐溫的下一作品《艱苦歲月》把焦點放在美國社會上。之後的《鍍金時代》並不是旅行文學作品,因為這以前的兩本書都是旅行文學作品,而這是他第一次寫小說。這本書亦很著名,因為這是吐溫唯一一本與人合作寫成的書;這本書是由吐溫和鄰居查爾斯·達德利·沃納寫成的。

吐溫之後的兩本著作均是關於他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經歷。《密西西比河的舊日時光》一系列的小品在1875年出版於《大西洋月刊》,最具特色的是吐溫對浪漫主義的醒悟。吐溫在《舊日時光》之後更著了《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之後吐溫寫了《湯姆·索亞歷險記》,這本書描寫了他在漢尼拔的童年。吐溫模仿自己小時候的性格,塑造出湯姆·索亞的性格來。這書亦引入一角色哈克貝利·費恩配角

王子與乞丐》的故事情節雖然今天常出現於很多電影和文學作品中,但其實並不普遍被接納。這是吐溫首次嘗試寫「乞丐」,其缺點是吐溫在英國社會並沒有太足夠的經歷。《王子與乞丐》寫作期間,吐溫亦開始了《頑童流浪記》的寫作,並也把另一部遊記,《浪跡海外》完成掉。《浪跡海外》是馬克·吐溫往中歐及南歐旅行的遊記。

吐溫之後的出版著作為《頑童流浪記》,這本書出版以後,令他成為更著名的偉大美國作家。《頑童流浪記》是《湯姆·索亞歷險記》的續集,嚴肅的氣氛比後者更為濃厚。這書成為了美國大部分學校的必修書,因為哈克放棄服從規矩,而很多這樣年齡的人正是這樣想(哈克的故事背景為還有奴隸制的1850年代)。吐溫於1876年夏,《湯姆·索亞歷險記》發行後手寫了約400頁的《頑童流浪記》故事內容。

吐溫的妻子死於1904年,這以後他才得以把他的著作審查員及編輯者——他的妻子不喜歡的書籍出版。這些書中有一本是《神秘陌生人》,這本書並未在吐溫有生之年出版,所以人們找到1897至1905年之間的三種版本的手稿。這三種版本令這部著作的出版情況很混亂,而現在才可得到吐溫最先寫的版本。

吐溫最後一部作品是他口述的自傳。一些案卷保管人和編輯者把這自傳重新整理一遍,要令它的格式更符合一般格式,因而一些吐溫的幽默字句被刪掉了。

[编辑]財務問題

吐溫從出版著作賺了很多錢,但他不適當的投資令他浪費了很多錢,其中大部分是投資在一些新發明上。這包括一種新創的鐵箍、一種新的蒸汽機、珂羅版(用來給印版雕刻的機器)和一種排字機。最後,還有他的出版社,起初能成功賣出尤里西斯·格蘭特的回憶錄,但後來還是失敗了。

吐溫的作品能寫成,功也該歸他的一個新朋友,因為他解決了吐溫的財務困難。[7]1893年,他與財政家及標準石油公司首長亨利·羅傑開始了長達15年的友情。羅傑首先為吐溫申請了破產。然後羅傑把吐溫著作的版權移交給吐溫妻子歐莉維雅,以免債權人奪得版權。最後羅傑把吐溫的所有錢還給了債權人。吐溫之後開始他的環球演講旅行,把債務都還光了。[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