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些天不断有记者问我LR事件的进展和消息,也有一些老友和讨论这个事情,其中一老友说的最好:想当大爷得先想学会当孙子。
2 这位老友也是一位好记者,当年也是名满京城,现在在折腾着第三方的事情。在他看来,做记者最缺的一课就是大爷当惯了,以为世界都是他家的。
3 这话很难说是绝对真理,但有其道理的地方。我们都有同学效应,你可以不和其他人比,但总是会暗地里和你的大学同学比,特别是曾经和你在学校里竞争过或者抢夺过女友的同学比,这个很正常。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是,靠什么你比你的大学同学强,智力吗?大家应该差不多。教育背景吗?这个基本一致。出来选择的路线吗?这个有区别,但能选择出所以然吗?(我稍微例外,我是学计算机的,搞起计算机和互联网历史的整理);我觉得,还是要靠谁的投入多,谁经受的苦难多,谁做的事情有价值能得到足够多的人帮助,谁愿意做更多帮助其他人的事情来获取更多的帮助,这一些,是需要装孙子的,是需要去体验和感受的。这些也是人生的财富,是我们成长的必由之路。
4
LR写字的勤奋我是看到了的,他写一篇文章的时间要长于我两到三倍,所以他时常有名篇问世;周鸿一对经销商和合作伙伴的细致和服务也是有口皆碑,他那么晚才要小孩,和他需要不断与经销商喝酒论兄弟有关。他们当年的相互帮助,相互倚重,更多是看到对方的辛苦,而今天的大路两边,怕也是只看到了自己的辛苦。
5 说到要小孩,腾讯的几个创始人基本上是同时要小孩,我算过时间,基本上是2004年下半年要的,那一年的下半年,腾讯在香港上市,也就是说,他们为了保证下一代的质量,等到公司上市了他们才舒一口气,可能那时,他们才真正从身心上舒缓下来,如此推断,他们要经受比我们更多的折磨、压力和苦难。
6 我写《互联网史话》,每每要面对那些或小成或将大成或已经大成的人物,他们中的很多是我的前辈,但也有一些是我的同辈,还有一些是我的后进,所以时常有人问我,林校,你心中做何想啊。我的回答是:我从一开始就想做一个历史的梳理和第三方的观察者,这个是一个可以做到70岁的职业,我的路还很长。既然不同路,为什么要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呢?
7 我们老兵群www.laobingqun.com的很多人其实都经历过苦难,比如老董,比如柳五,还有老工兵,甚至大大咧咧的张春晖。我也不只一次陪着我的访谈对象一起去回忆当年的那些坎,诸如张静君和Fishman,那些场景我一回忆起来就不免眼角湿润。
8 每个人的心都是肉长的,有着极其丰富的血管,很柔弱,很纤细,很敏感,需要自我保护。所以,我们都不要去碰他,每碰一下,自己受伤最深。
9 我写下《互联网史话》的第一字的那天是2007年6月2日,这一天也是老兵群论坛www.laobingqun.com开张的日子,这一天,是我母亲的忌日,我很希望,我的书能在明年这个时候前出来,我好到我母亲的坟前把《互联网史话》的三稿给烧了,让她老人家能在天堂读到她儿子的书,她老人家当年牵挂念叨的那个不成器、不够坚强的幺儿其实已经走向坚强。这是我的一直愿望,这也是支持我很辛劳,很用心的写《互联网史话》的最大精神动力。
10 最近发生太多的事情,群内的,群外的,我不知道该说一些什么,我只希望每个人都能平安,即便是一场劫难,我们希望能从中获取一些什么,成为我们人生中正向财富。
11 生活没什么大不了,只要我们一直努力,我们总会过上我们希望获取的生活,获取我们自己的幸福,只要我们足够坚强,这是我母亲临终前给我的人生箴言,我会作为我的家训流传下去。
12 学会坚强,即便前方是万丈深渊。
PS:不论LR事件还是X峰的创业项目,请大家都不要再讨论了,到此为止。让我们为他们祈福,祝福他们平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