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98年12月,我应佳能的邀请访问日本回北京转机期间,专门去拜访当时Chinabyte的掌门宫玉国,宫玉国请我吃北京最著名的金山城火锅(奇怪的是,重庆并无金山城),陪同的还有chinabyte的市场经理张军(谁还有这哥们的消息吗),我们喝的是五粮液,我不胜酒力,又是晚辈,自然不敢多言,主要听宫玉国讲故事。
2 宫玉国国字脸,戴幅眼镜,很温和,但也能给人一种很有力量的感觉,他说话有些温吐,但句句能说到点子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关于chinabyte的定位说明,我的问题是以《人民日报》和新闻集团的背景,为什么只做一个垂直的IT站点呢,为什么不做得宽泛一些呢?
3 宫玉国的回答是:因为是《人民日报》,所以不能碰政治、经济这些敏感的版块,只能去碰文化和体育这些版块,而这些版块《人民日报》又不强,所以只好做了IT,《人民日报》IT虽然也不强,但当时上网的人多是做IT的,他们会很自然的有这方面的资讯要求。
4 我还和宫玉国提到了1998年12月1日,之所以提那天,是因为那天本是我去日本前的一天,但一下从重庆到北京的飞机,我连赶了两个新闻发布会,哪一个我都不能错过,一个是华渊与四通利方的通气会,另一个是瀛海威就15人管理层出走(史称流星雨事件)的说明会,那一天,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的一个大日子。宫玉国的回答也让我记忆深刻:这两个事情我都事前知道,但我没有让我们的人深究下去,都不容易。宫玉国的长者风范和领袖气质一显无疑,在当时,Chinabyte是面旗帜,宫玉国是行业的大哥大之一。
5 1998年是中国互联网上很诡异、也很重要的一个年份,它和1995年一样,是中国互联网起承转和中的起的两端,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高潮该是从1998年开始的;而在之前,可以看做上商业启蒙和酝酿的开始。
6 1998年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分水岭,张树新、万平国等老一代人且战且退,亚信的田溯宁和丁健也开始了有了幸福的烦恼;取而代之的是一拨人至今仍领风骚:王志东终于拿到了投资,并希望通过与华渊的投资实施他脱离段老爷子的计划;张朝阳通过一系列的造势成就了搜狐的大名,尽管谁也不上那破网站;丁磊也在高人的指点下开始转型门户,并招兵买马,准备北伐;熊晓鸽和周全等人终于可以用离岸交易等套路解决他们在内地做风险投资的产权问题……
7 还有一些人虽然没有浮出水面,但日后都成为大人物:马化腾和周鸿一分别在这一年开始创业了,一个叫马云的杭州小个子也在这一年年底决定离开北京,带着几个老部下回杭州创业;而那个叫李彦宏的北京大学留学生写了本《硅谷商战》,借着做书的推广为自己做宣传;陈天桥这一年还在金信信托投资公司总裁办公室做主任,但他的弟弟,也是现在盛大的CTO陈大年已经开始靠着共享软件混迹互联网江湖。当然不能忘了我们著名的史玉柱,这一年,他重新出山,倒腾出日后的脑白金,开始其回归之路。这么看起来,1998年是不是真的有些诡异啊。
8 这一年,诞生了两个至今我都在用和看的网站,而且这两个网站基本没什么大的改变,一个是老夫创办、温柔主持的清韵书院,一进去永远是那张水墨丹青图,从不带变的;一个是骆文先做的5460中国同学录,那枫叶飘飘的图象给人的感觉真好;十年的时间过去,你可以说他们错过了很多机会,也可以说他们坚持了本我。
9 十年前,温柔是个青涩的小女孩,现在的温柔该是为人妻,为人母了吧;十年前,骆文先还是个刚从重庆邮电大学毕业的大学生,骆据说是给类似湖南台的玫瑰有约这样的节目写程序而暴得大名,我因此还在《电脑报》上介绍过这个网站,那时的李湘还梳着小辫子,除了脸胖外哪里都不胖,不象现在;现在的骆文先荣誉等身:中国电信集团连续两届21世纪优秀人才、信产部劳动模范,也是5460中国同学录的总工、精神领袖,大牛也。十年前的我开始从一个互联网的报道者成为互联网的从业者,在经历2001年的低谷后成为一个行业观察者,今天的我又成为互联网历史的书写者,并操办起互联网老兵群www.laobingqun.com;想想这些,真的很诡异。
10 “十年之前
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
我们还是一样
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
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
岁月流逝,青春不在,对于1998年的中国互联网,我能第一时间记起来的,不是马化腾、李彦宏这样的创业故事,而是宫玉国的豪情、以及温柔和骆文先给我的感动。
广而告之:我正在创作和梳理《互联网史话》,将陆续采访一些行业的老兵,愿意和这些老兵交流或想成为这样老兵的朋友请到老兵群论坛(www.laobingqun.com)找我,期待你的好故事和好建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