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在第二个3年垃圾分类项目对市场招投标之前

(2022-05-04 20:37:19)

林书记、吴市长: 

2019年以来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垃圾分类,但三年过去了福州垃圾分类工作一直停留在依托道路保洁民企分类管理员对厨余垃圾二次分拣这种单一模式上没有新的突破,这违背了从源头减量、分类,培养居民分类意识,改变居民投放行为,创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初衷。这里有我们顶层设计摸着石头过河的问题,也有内圈浮躁不够上心的问题。

我们说垃圾分类“投放”是一项人的行为矫正管理控制过程,属于管理人的行为范畴,为何我们的顶层设计却将其外包给保洁企业,保洁企业工人有能力管理小区内居民的分类行为吗?他们追求的是尽可能多“捡破烂卖钱”。

我们说垃圾分类“收集”是小区物业日常卫生管理事务,属于小区环境治理范畴,为何我们顶层设计却将其将放外包给外部道路保洁私企,他们有动力有能力在小区内开展分类治理活动吗?他们追求的是尽可能延长分类项目生命周期。

我们说垃圾分类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治理活动,而任何治理活动都具有经济属性,离开了经济属性的治理没有实际意义。而追求垃圾分类的经济效益就是从垃圾分类资源化、减量化出发,从节约源生态资源、挖掘资源再利用价值角度,把垃圾作为城市矿山,通过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增加国家可持续性发展。这属于发改委宏观发展战略范畴,而不是简单地把垃圾分类作为一个财政支出项目。为何我们顶层设计却把它放在城管委主管。城管委有动力把一件自己的成本性权益转移给他人而失去财政拨款吗?

我们说垃圾分类是一项财政拨款的治理工程项目,属于工程项目管理范畴,为何我们却没有按照工程进度目标管理、没有工程进度验收指标、没有工程截止日期,而是放任自流,放任国家财政资金流失,放任消耗国力呢?

市城管委2021年垃圾分类总结中归纳我市垃圾分类项目治理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居民认同度不高,二是物业责任缺失、三是监管力度较弱。显而易见也佐证了以上论述。

居民认同不高,就是说垃圾分类项目没有实际成效,广大居民都认为,只要分类企业一撤,垃圾分类一夜就回到过去,照旧。

物业责任缺失,就是说你政府把有钱挣的分类项目都包给别人,却让我物业公司作为分类责任主体人,没门。

监管力度薄弱,就是说你政府自己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建立起一整套家庭居民、小区物业、机构、社区、街道垃圾分类治理的标准化目标管理体系,考核的都是跟居民分类行为矫正、垃圾减量、资源回收关键指标无关的表面文章,那又如何提升居民认同感呢?

三年时间过去了,俄乌战争爆发北约已经东扩到家门口,我们应当尽快结束这场漫不经心无休止的财政内耗,用刻不容缓的紧迫感快速解决居民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确保有限的资源投入对敌斗争的高科技产业、智能制造等增加国家实力的项目发展上去,为此建议:

一、 划清责任主体,明确目标各负其责。福州把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四个生产链条中中间运输环节的城管部门来监管上下游,这行不通。城管部门没有能力、没有职权来监管不属于他们管辖范围的事务,造成大量的协调工作。因此,首先要重新分清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收运、分类处置责任主体。做到界面清、责任清、目标清、流程清、考核清。

“分类投放”第一责任人是居民,居民受在地物业管理,因此生活小区垃圾分类管理主体是物业;其次,“分类收集”设施属于生活小区基本配置,收集点隶属在地物业管理范畴。有物业小区垃圾分类管理第一责任人是物业机构,无物业小区由社区居委会兜底负责。

落实“分类运输”责任主体。其他垃圾运输属于城市基础服务配置单元,也属城市应急服务范畴,原则上应由国企承担,也可委托有社会责任感、讲诚信的民业承担。回收物属于再生资源属于供销部分负责,尽快形成统一的再生资源收运体系,若是垃圾分类二网融合。至于“分类处置”,除了其他垃圾焚烧、有害垃圾处置以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大件垃圾拆卸利用、建筑垃圾再利用均属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属于发改委、工信局职责范畴,应尽快制定循环经济产业规划,推动我市城市矿山产业建设。

二、制定垃圾分类标准化管理体系。按照角色、场景制定个人、家庭、小区、社区、街道制定垃圾分类标准化管理体系,明确各自职责、规范、标准、流程,统一监管标准,确保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全方位实施项目目标管理制度,科学有效地推进垃圾分类。充分认识垃圾分类是对居民行为矫正控制的管理项目,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首先,明确需要管理控制的行为种类,明确告诉居民哪些行为不对,必须矫正。其次,分阶段对这些行为制定矫正计划和管控目标,做到“清零式”的循序渐进推进。其三,明确目标管理过程中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管理员、物业企业(社区)、社区居委会、街道城管人员、各区检查人员不同角色不同阶段所承担的职责、目标以及考核标准,并实施闭环考核管理。四是,制定的所有管控目标考核标准应该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可控的、可证明和观察考核的、也是有截至期限的。五、分阶段对目标管理成果进行评估、矫偏,螺旋向上推进。六、根据矫正率、减量率、回收率、时限四大权重目标考核,落实财政资源配置,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能够高效实现可控可达的目标。

以上三点建议具体实施方案,另文报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