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歌子文化艺术 |
分类: 艺术 |


地点:北京海淀区杨永安工作室
时间:2009年2月24日上午10点
人员:艺术家杨永安、策展人歌子,当代艺术馆馆长
整理:曹智伟
杨:这次由歌子女士策划的“松青柏翠”我的个人画展,是我在60岁时给自己做的一个人生的总结。这
次画展从情感上与我的心贴得很近,点点滴滴展示给观众的,如松子、泥土、写生稿和一些文献的展示,
把我的人生经历和我一直崇尚的松树精神贯穿在整个的画展的意向之中。
歌子:这次展览展示给观众的不仅仅是艺术家杨永安先生的绘画技术,更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精神指向和一
位艺术家对人生和社会的一种态度。我们突破了传统绘画的展示形式。把中国的传统绘画和当代视觉语言相结合,通过动与静的效果和点与面的陈列形式,在加深观众对艺术欣赏的趣味性的同时也更有效地了解艺术家,在情感上贴近艺术家。通过影碟和滚动字幕与观众产生一种互动效果,我知道很多观众都很有兴趣知道一位艺术家的成长过程。通过画展能够把这种信息传达给观众是对观赏者的一种回馈。从很多方面来讲,杨永安先生具有非常难得的品格。他对艺术的执着,使他成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我们通过对一些元素的展示,不但讲述了这位有着特殊经历的艺术家的身世,而且展示给观众一位艺术家在艺术道路上的追求。我相信一个好的展览应该同时给观众带来视觉快感和精神层面上的影响。
李:这次展览无论从前期准备配合和现场布置都非常顺畅。我也观察到,我们的展厅来参观的人特别多,我想这也是艺术家在展览中要向观众表达的内涵所致吧。
杨:其实在此之前,我也有一些展览的想法,但不知道如何在展览上表达,如何把我内心世界和创作的过程展现给观众,在此时与歌子相识。我对歌子有种久别重逢的感觉,虽然她在大洋彼岸,我们只见过短暂一面, 可给我的感觉就像认识几十年的老朋友一样,她出于一个策展专业的本能只在很短的时间里,整合了我的资料,并拿出了一整套展览方案。那些展品正是我想对世人展示的, 比如松枝和麦穗的运用,除此之外展柜里话语牌上的话也是我多少年来想说的。
李:早期的展览形式给人的感觉就是每-位艺术家都是个好画家,而今天的展览表现形式自由、深刻,就像一个作家通过对文章中语句的润色让人们知道他的高度。相比之下这种才是正确的表达形式。要如何把事情做到位,需要的是恰如其分的表达。这就是为什么需要策展人,现在是个策划时代,展览要全方位的解读艺术家。惯性思维对人和时代的影响非常重要,如果不能摆脱它,将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知。
歌子:据我观察的确在展示形式上,传统绘画在视觉语言上不像当代艺术那么鲜活。但是,我认为作为一个策展人应该有能力最大限度的,全方位地表现艺术家和他作品的精神。
杨:我昨天晚上与杨庚新通话,他对于这次画展给予非常高的评价同时他建议我还要多学习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梁老有很多画论和诗词就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拟法不如无法”。不要固守不变,其实这和老师说的一样。
李:这次展览是中西展示观的完美结合,比如动静结合,运动中的对称等,从布光、影像、声音都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并有不同以往的展览效果。
杨:歌子采用了西方的钢琴曲,也非常好!我原本提供给歌子的是古琴曲。小厅滚动的投影字幕,投射在大厅的地板上,好像老师对我的关注,这是当代视觉科技语言的一个完美体现。从情感入手,从意境入手,对于策展非常重要,也是新的介入。
歌子:这次展览我对杨永安先生能够接受这些新事物感到非常的欣慰和敬佩。我想艺术家需要能够从各种新鲜的时代向的东西中吸取精华是非常重要的。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展示中采用的动与静等多种参与也是很和谐的。它体现出一种太极文化意识和易学原理。
杨:在我多年的工作里,接触很多优秀人士,我从他们身上吸取了很多优良作风来完善自己,我也去了30多个国家,这些都对我认识和接受新事物产生很大的作用。梁老的诗词影响了我们几个师兄,我们的画风都不一样,自由发挥,各有各的风格。这也印证了梁老的这句“拟法不如无法”。今年我们的展览你就会发现这一点。梁老曾经就给我演示过一次,开始是折带,然后卷云,然后是乱麻。在梁老说不要老画大画,也不要老画小画。其中涵义多多。
李:我认为,策展是一个专业,从专业角度来说,既要有形式的也要有思想的,如何将思想外现于形式,
是一个要掌握的技术。也是一个人思想和修养的综合体验。具体来讲,这次的策展和布展上是一个非常好的典型案例,第一次能够从感情出发策展并引导观众从此出发来看待一个展览。解析,小展厅表达一种师生情,大展厅表达了现代的创作,分析细节,采用的作品和搭配,虽然作品是主体,但通过那些原素表达了一种情感。从松子,泥土开始,到笔墨手稿都可以穿成线,多维度阐释作品,诠释出松柏精神的来源,把作品量化都是有出处的,从策展上可以看出,以一个主题出发,多方位展示艺术的形式。因为策展是一个环节,布展又是一个环节,从这次策展来看,歌子真是在用心来做这些事情。从作品上,杨兄的作品的高度也真正得以体现。没有好的策展,只有好的作品,如果从展览上讲是不完整的。
杨:这次的展览,也是悼念我的老师梁树年先生,通过展览对梁老的一种怀念。我希望能够继承老师的人
品和画品,也是从侧面对梁老的尊重。有一位叫刘钊的老人,家住美术馆附近,几乎每天都来,还拿来暖
壶和杯子,给工作人员沏茶,他对梁老的情怀很深,通过这个小事,也说明策展的成功。我开始办展览的
目的是很简单的,想展示给大家我在工作之余和生活中的坎坷。歌子做到了,通过这次展览把我内心所想
和我要说给观众的全说出来了,展示给了观众。
李:我发现一些观众在艺术品前有所动容,在泥土展柜前流泪,这就是策展的把握达到了。对我来说,从这次策展上可以挖掘出很多东西。这次通过我在哈佛举办画展,我也在不断寻找有智慧的策展人,通过声、光、电等一系列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立体展现艺术家和他的作品,好比说件事,可以通过多种角度解释,如果有机会在国内多传播和交流这种方式,策展是多方式,多方面的。策展人歌子非常全面。过段时间我将在清华大学讲座,我会把这次展览理念分析后用在讲座中,展示上的综合和立体化,这对艺术家非常重要,给艺术家更多的可能,另外给观众新的感受,我一直强调一种创造,艺术家需要不断的创造,策展也需要不断创造,我一直在倡导的是,新思想在策展中的运用,这次也是我在09年接触的第一个策展,我也从中收益很大。
歌子:松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在歌颂的。但是要如何正确地传达给观众杨永安先生的这种特殊的松柏情怀是不同的,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杨:这样的一个耳目一新的展览也吸引了很多外国友人。有一位美国收藏家,提议收藏我的“深山问道图”,蒙古前总理Elbey Dory先生也以他们美术馆的名义收藏了一幅我的新作品。我觉的意义还不在此。
歌子:这次展览在展示上采取了中,英文的方式,这是为了给不同语言的观众的一种平等和尊重。我一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在艺术领域里也是如此,在蒙古前总理 Elbey Dory先生收藏作品时我曾强调,艺术作品是不能完全用价格来衡量的,它表现一位艺术爱好者对艺术和艺术家本身的一个尊重。他赞同我的观点。我始终强调理解和相互尊重。与国际接轨,不是一个口号。要有一个姿态和行动。在文化引进和输出的工作上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文化交流也是我们艺术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搞艺术创作是艺术家一辈子的事情,没有一个艺术家不想把自己的作品展现给世人而且最大限度的分享给社会,这也是做为一位艺术家自我价值的肯定。让社会承认自己的价值。
李:从总体上看“松青柏翠”是已经进入到精神层面,只有到了这种精神境界才能达到的展览效果,老先生的流泪不仅仅是因为作品,而是看到了展柜里的泥土,真正调动了观众的情感,使艺术家和观众得到交流。
歌子:杨永安先生近两年来的作品,在师承了梁树年先生的风格的基础上并已经明显地在传统绘画和当代水墨之间开辟了自己独特的表现风格。
李:从功底和技法上杨先生已经完成了一个阶段,老师已经领你上路,下一步就是如何拓宽你的艺术道路。一个艺术家要有自己的语言形式,自己的风格,从目前作品上看,您在总结以前,开拓未来的阶段。
杨:这次展览使我的想法和作品的精神准确到位的表达给观众,开幕式嘉宾刘大为先生和陶斯亮女士等人的讲话也非常的感人。是发自内心的。
“松青柏翠”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式
中国美术馆-杨永安艺术作品展
“松青柏翠”杨永安艺术作品展
前一篇:Ut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