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育教师如何听评课

(2013-11-06 11:30:45)
分类: 班主任与教研组工作

德育教师如何听评课

听评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经常采用的关于教学研究的有效方式。听课的目的是为了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以“它山之石”,攻自己之“玉”。基于学科的特点和本质,德育教师的听评课与其他教师有不同的规范和要求,德育教师如何听评课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做了些有益的探索。

一、听评课,听评什么?

1、听评教学导入。

导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一个好的教学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灵,像磁石一样吸引住学生,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和准备,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听评教学导入,主要围绕下列问题进行:

1)导入是否简洁明了,耗时短,入题快。

2)导入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新知识的兴趣。

3)导入所用的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图画、实物、音频、视频等)是否清晰、自然、直观。

4)导入是否具有科学性。一方面指导入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状态和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指导入的内容能否顺利地过渡到本节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内容。再一方面指导入的效果能否激活学生的有效参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2、听评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中职德育新课程的目标追求。这就决定了其与普通高中政治的生涩难懂有着本质的区别,至少教师在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上不会存在太多的分歧与异议。因此,德育教师听评课,除了听评教学内容之外,更在于听评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

1)听评教师如何整合教学内容。中职德育新课程淡化知识体系,强调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和知识的自主生成,这无疑会带来教材编写上不注重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等弊端,需要教师最大限度地整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教学顺序的梳理、教学知识点与面的处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关联等等。

2)听评教师如何突破重点难点。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能否突破,标志着这节课的成功与否。听评课时就要听教师是怎样纵横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举例说明,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这些往往是授课教师积累多年教学经验的所得,也是听课教师所要学习的精髓和精华。

3)听评教师如何处理知识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德育新课程教学中常常面临单元与单元之间的上下衔接、课与课之间前后衔接、课内不同知识点之间以及同一知识点之间的内部衔接等问题。

 3、听评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是否注重学生参与。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互动过程,是师生灵魂互动的过程。听课过程中,主要关注教师是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否启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是否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社会实践和解决现实问题。

2)教学过程是否关照学生体验。中职德育新课程把“运用”置于三维目标之首,强调新课程不仅是文本知识,更是在课程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之余运用于课后实践,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学设计就要遵循以学生体验为载体,以组织活动为中介,以价值建构为宗旨的过程,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和成长。

3)教学过程是否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本质要求。听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否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主要考察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教师是否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选取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自主形成知识;其二、对于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件、有争议的话题,教师是否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经验做出合适的加工、改造,使之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相符合;其三、教师是否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去发现、思考、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4、听评教学评价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可见教学评价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性。

1)评价是否多元化。这里主要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评价,而不是采用单一的、相同的评价方式和方法。

2)评价是否具有针对性。教师的评价是否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问题进行不同的评价。

3)评价是否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所谓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就是使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自觉地、主动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此外,在听评课中,还应该关注教学目标的创建、教学问题的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机智、教学管理能力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等等。

二、听评课,如何听评?

听评课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如何有效地进行听评课,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呢。

1、带着预习听评

听评课是对教师上课的的系统把握和考量,是以教学内容为媒介的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学习和评价,需要教师在听评课之前做好充分的预习。通过预习,把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重点难点、设计好教学方法;通过预习,使自己对上课有具体的思路和想法,为听提供线索,为评价提供物质条件,使听有内容,评有基础。

2、带着问题听评

听评课的目的在于通过听评课达到借鉴、学习、吸收以及提高自身素能的目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要达到以长补短的目的,听课教师就要先做到“知己”,了解、明白自己的优势,更要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如就宏观的教学而言,是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教学管理、还是教学评价等等;就具体的教学而言,是教学导入的创设、是教学素材的选择、还是教学知识点的处理等等。明白这些,也就做到了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针对性、有选择地进行听评课。

3、带着欣赏听评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听评课的过程中,只要我们能端正心态,带着积极的、带着学习的、带着发现的、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倾听、去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闪光点,就能达到听评课的目的。反过来,如果我们不能摆正心态,带着应付的、带着木然的、带着审视的、带着批判的眼光去找寻和探查,我们就会人为地放大别人的缺点,掩盖别人优点,结果伤人伤己,对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

4、带着反思听评

听评课的目的在于学习,学习的目的在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在听评课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带着反思去学习。听评课中的反思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其一、对比反思法。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把上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处理、教学评价等与自己的相对照,观察、评判谁做得更好;第二层意思是还有什么方法能比上课老师处理的更好,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品德形成规律。其二、逆向反思法。即对于重要问题或者是重点难点的处理,与上课教师采用相反的或相对的方法去思考和测试,效果会怎样。其三、顺承反思法。即是按照上课教师的方式方法,我自己去上,会怎么处理,效果会怎么样?总之,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快速通道,而听评课则是促进教师提升的重要途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天平的砝码
后一篇:幸福是什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