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成长》心得
聆听了刘良华教授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成长》专题讲座,受益匪浅。刘良华教授紧紧围绕着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主题,深入浅出地诠释教育行为的科学性、教师成长的专业化,听着讲座上的每一词、每一句,脑海里不断反思着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我的脑海里涌动着两个关键词:紧张、收获。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身心素质的持续成长过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信念、意志的塑造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如何探索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呢?一直是我很困惑的问题。听了刘教授的讲座使我茅塞顿开。
首先教师应制定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是方向、是旗帜,没有目标,就永远达不到终点;没有目标,就会随大流,成为浮萍。因此,目标对于个人的成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其次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学习、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要加强学习,多读书,以丰富自己的各方面的知识。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而且是学习者、研究者。教师这种职业最需要与时俱进。有人说:“要当一流的教师,就要先当一流的学生。”这话最著真知灼见,因为当教师第一位的是学养,第二位的才是教学的技术技巧。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要认真学习,挤出时间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不断吸纳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教育哲学。我既然已经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应该做一个称职的老师,做一个快乐的老师,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做一个终身学习的人。只有广博的知识加上一个服务者的心态才能赢得学生的敬畏,才能称得上“称职”,只有学生的敬畏,才能从中收获快乐与幸福。
第三,反思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实践经验教训。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的著名学者波斯纳有一个教师成长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足见教育反思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作用。而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太愿意去进行教育反思。总不想认真去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是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行为的反思、教学艺术的反思。通过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教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反思,使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渐臻完美。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要坚持用脑子工作,力争做到: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扬长;审视今天——在审视中甄别;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创新。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今后的教师生涯中要达到近代大学者王国维的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种境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这条求索的道路上,我要追寻正确的方向,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断求知,善于实践,积极反思,必然能迎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景。
加载中,请稍候......